大
中
小
来源: 区志编纂委员会
宝雨寺塔,俗称六府塔,位于解放西路西寺巷,因建在宝雨寺内,故称宝雨寺塔。塔平面呈八面八角形,边长9.4米,周长75.2米。塔身呈八角形,原有15层,青砖砌筑,密檐式塔。底层每个角由三垛砖雕斗拱支撑塔檐,转角部位有雕工华拱六挑,犹如木制雕刻结构形式。塔内有螺旋塔梯,盘转而上,可登顶眺望潞州全景。塔基砖长50厘米,宽32厘米,厚15厘米,塔座四周饰有刻工精细的人物、花鸟、虫草、动物等造型砖雕。每个座底角与角之间的结合部位,都有一个身披铠甲、双手擎天的武士造型,犹如八大金刚守卫宝塔,造型独特,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将建塔者希望宝塔坚若磐石之情流露无余。相传登上塔顶,可以遥望六个府(即,皇城里的“沈王府”、上党门内的“潞安府”、大北街县前巷内的“县府”、下南街的“杜府”、梅辉坡处的“稷山府”、大西街光华兴巷内的“五府'),故有六府塔之称。宝雨寺塔始建于隋代,《潞安府志》记载:“宝雨寺在城西南隅,隋潞州刺史辛彦之建,久废,独存古塔。辛彦之崇奉佛道,任潞州刺史时于城中建浮屠二,皆十五层。”后寺院废,仅存塔基,仍十分壮观。六府塔是山西古塔中的杰作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其建筑风格和遗留文物都是中国古文化的瑰宝。1958年,在塔基中出土的石椁、石棺、金棺、银棺、石函、白瓷罐、金瓶等,今均收藏于长治市博物馆。1960年,长治市人民政府将此塔遗构列为长治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宝雨寺塔在距原址35米处重新复建,新旧两塔呈东西轴线。新建的六府塔完全按照原塔的形制和体量进行设计,既参照了志书上记载的相关数据,又结合了现代施工与建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赋予其新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