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来源: 区志编纂委员会
观音堂位于长治市潞州区梁家庄村西,距市区约3公里。创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已有420多年的历史,是长治市内保存较好的1处寺院。院内正殿中设计精妙、手法精湛、造型精美的彩塑、悬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历史价值。2001年6月25日,观音堂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观音堂坐东向西,现存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香亭、观音殿。钟鼓楼位居山门两侧,左右配殿对寺院内的一株古松柏,已有千年历史,挺拔茂盛,郁郁葱葱。观音殿为寺院中的正殿间,广深3间,单檐歇山顶。殿顶黄绿两色琉璃。屋脊为龙与西番莲,形象逼真,典雅大方,属明代遗构。殿的门楣之上,悬挂着刻有“观音堂”3个鎏金大字的匾额,这是明万历十一年(1583),兵部侍郎郜钦的亲笔题记,保存完好。
殿堂正中佛坛上,是佛教中的“三大士”,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位菩萨后面的正壁则是取自《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关于善财童子四处拜师求教,历记五十三位“善知识”的五十三参,即生即佛、灵山会等佛教故事,人物造型姿态万千,塔阁楼观精巧瑰丽。
当心间正面后金柱顶部,儒、释、道三教鼻祖孔子、释迦牟尼、老子,同坐中央。释迦牟尼居中,老子、 孔子分列左右。释迦牟尼结咖跌坐;老子为道长装束,仿佛在论坛讲道;孔子儒生服饰,正襟危坐,众弟子讲学。三教济济一堂,互为依存,共同发展。大梁和平梁上,巧妙利用梁架的高差塑出金碧辉煌的楼阁,以西方极乐世界内容为题材,数十位佛端坐其中。
殿内两侧的佛台之上,分别塑有阿罗汉果位的18罗汉有:睡罗汉、哑罗汉、静罗汉、长眉罗汉、伏虎罗汉、弥勒罗汉、病罗汉等。罗汉之上为24诸天尊神,是包括4大天王在内的佛国的守护神。
内壁3层塑有12圆觉菩萨,分别是: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这12尊菩萨神态娴静秀雅,花冠、嘤珞细致精美,服饰线条流畅,所驾的麒麟、狮子、大象等坐骑,形色各异,生动传神。
在12圆觉往上的第4层,南壁为道教人物故事有:玉皇大帝、西王母、八仙等;北壁为儒教人物,为孔子的72弟子。在殿的门窗之上,南面有道教中最著名的八仙拜寿故事情节和唐王接经的历史传说故事;北面则是历史上有名的明英宗时期的“土木之变”“南宫复辟”等事件的传说故事。
观音堂占地约6000平方米,古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其正殿观音殿(也叫大士殿)内的泥质彩塑和悬塑,为明代万历年间塑造,保存基本完好,其雕塑艺术十分精湛,全国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