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4-51673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4-12-08 |
发文机关: 潞州区应急管理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其它 | 发布日期: 2024-12-13 |
2024年,潞州区应急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两个至上”,坚守“两个切实”,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和区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不断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确保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平稳。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
1.以党建为引领,助推应急管理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把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明确党建工作要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党建+”助推应急管理工作走深走实。
2.以坚定信念为主线,提升政治素养。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捍卫“两个确立”,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3.加强组织建设为重点,强化党组织战斗力。一是依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相关要求,组织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员大会6次、支委会12次、党小组会议12次、党课4次,其中党支部书记讲党课3次,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1次,党委班子专题研判意识形态工作4次。二是按照区直工委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要求,为防止党员组织关系挂空,确保了每个党员都能纳入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三是严格按照党费收缴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做到收缴及时,账目清楚,公开透明。
4.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筑牢廉洁防线。一是按照区委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要求,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二是通过设立廉政文化宣传栏、举办廉政讲座、开展廉政谈话、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及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长治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武乡)参观学习等形式,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三是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廉政学习15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次,班子成员讲廉政党课3次,廉政提醒3次。四是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党委作风民主,召开“三重一大”会议17次。五是每逢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及时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提醒,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让遵纪守纪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自觉行为和习惯。
5.以意识形态工作为切入,筑牢思想防线。一是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确要求党委领导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主抓分管科室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切实解决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二是在做好安全监管、平安建设、社会稳定、扫黑除恶、禁毒等重点工作基础上,结合时事热点、民生问题,上报和处置涉及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的舆情22件。三是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防范打击各类错误思潮和有害信息传播,严格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不得通过网络传播与党中央指示精神相违背的信息,不得通过网络传播谣言,不得发表任何有损党的形象的言论,对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提前做好思想工作。
6.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共建和谐家园。对照区文明办工作安排,制定月工作计划,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在春节、清明、妇女节、“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咨询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了“浓浓墨香迎新春,共写春联送平安”活动,“快乐女神节 巾帼展风采”登山暨志愿服务活动,“清明祭祀、护林防火”活动,“健康城镇 健康体重”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安全生产“五进”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我先行、包联共建暖民心”包联共建等11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了干部职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风清正气的工作氛围。
(二)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1.强化工作部署,落实部门监管责任。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生产“逢会必讲、逢检必查、逢事必问、逢过必纠”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等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20余次。实行安全生产月初问任务、月中问进展、月底问成效的“一月三问”工作机制,适时针对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印发通报5次,督办11次,提醒函7份,有效推动了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和安排部署的落实。
2.强化监督执法,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煤矿方面:深刻吸取山西吕梁永聚煤矿办公楼“11.16”重大火灾事故和代县精诚矿业矿工死亡瞒报事件教训,深入贯彻落实“八项硬措施”和《山西省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按照《煤矿分类监管办法》和“两个不放心”管理机制,以贯彻国家、省、市各项政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瓦斯治理,水患防治,机电运输,煤尘、防灭火、隐蔽致灾因素、人员素质提升及培训教育,采掘接续,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运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等12方面内容为重点,持续开展矿山安全整治。截至目前,检查煤矿24矿次,下达执法文书24份,查出一般隐患327条,提出建议9条,全部整改完毕,发现重大事故隐患6条,已整改6条,行政处罚4次,罚款403万元。危险化学品方面:持续深化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专项检查、重大危险源企业“消地协作”督导检查以及危化领域隐患排查整治、重要节点巡查检查、技术指导服务、执法检查等工作。截至目前,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177家次,发现一般隐患673条,已整改628条,重大事故隐患4条,已整改4条,行政处罚决定书3份,罚款22万元。冶金工贸方面:以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聚焦粉尘涉爆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工贸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攻坚行动(钢铁企业、金属粉尘木粉尘企业、有限空间作业) 及高处作业“百日”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等工作,检查企业44家次,下达监督检查文书44份,发现问题隐患273条,整改273条,立案处罚1家,行政罚款3.5万元。
3.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一是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发放宣贯学习光盘、宣传品近3万份,印制主题版面和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二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合集(2013-2024)》学习,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不断从中汲取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辩证思维、系统观念和科学方法。三是推送典型事故案例、一周事故及安全警示、安全生产微电影,观看《安全生产责任在肩》《重特大事故案例解析》《痛思——火灾警示录2024》《攻坚》《谢桥矿打钻防喷抽采精细化现场会视频材料》《8.24谢桥矿运输事故警示教育片》《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班前会”“以案说法”,以触目惊心的画面和震撼人心的事实,唤醒大家的安全意识。
4.强化工作举措,推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印发《长治市潞州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长治市潞州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全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任务进行分解的通知》,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领导组,高位推动专项行动。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细化为10个专项行动、23项具体任务、28个重点行业领域实施方案,形成“1+10+23+28”纵深推进架构体系,构建全区上下“一盘棋”工作格局,推动三年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截至目前,组织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158次13414人、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804次38455人、外包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人员安全教育培训4536人、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活动270次13191人。2023年度57条重大事故隐患,全部整改完毕,实现清零;2024年发现重大隐患16条,已整改16条。责令限期改正1405家,停产整顿37家,罚款671.505万元,公开曝光27家;开展应急演练700次,开展警示教育899次。
(三)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一是统筹政府、社会、企业救援力量,加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协同联动,强化与消防、公安、卫健等部门有效衔接,建立信息共享,与11家大型企业专职救援队伍以及3家社会公益救援队伍建立联系,根据不同需求,视情与各类救援队伍协调联动,基本形成以“综合性应急救援大队为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社会救援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二是印发《关于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灾情信息报送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对全区灾害防范职责、灾情报送要求以及灾后救助涉及的6种具体适用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对2021年—2023年全区救灾款物领取对象进行特殊人群信息比对,核实并追缴不符合救助资格人员59人,追缴款物总计9066.07元。三是充分发挥各类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职能,做深做细“防、抗、救、助”工作,严格网格化巡查和定点责任看护制度,压实森林防火责任,落实“河长制”,夯实险工险段巡查工作,加强防震减灾应急能力调查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提升防震减灾能力。
(四)不断强化法治建设
1.优化行政审批。坚持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原则,切实解决群众所急所难为目标,扎实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深入调研和分析行政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行政许可流程优化方案》,优化审批环节和前置条件,大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今年办结企业申请、变更、注销11件,受理并回复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8件。
2.规范行政执法。科学制定《潞州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全面使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开展执法活动,积极配合市应急管理局和司法局开展案卷评查工作。截至目前,报送“以案释法”典型案例3起,“互联网+执法”平台上传典型执法案例1起,组织召开行政处罚案件听证会1次,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
3.优化营商环境。印发《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系统纠治涉企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过多过频简单执法随意裁量及安全培训测评不聚焦不精准问题的工作方案》和《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系统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切实提升监督检查服务企业意识,明晰检查责任,增强检查效能,并精准开展企业安全培训,积极为企业减负。
(五)扎实开展政治监督问题整改
省纪委监委安全生产政治监督涉及潞州区反馈问题5条,已整改4条;省纪委监委“点穴式”安全生产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反馈问题17条,已整改17条;市纪委监委安全生产政治监督反馈问题17条,已整改16条。未完成整改问题,均为4座消防站建设任务未完成。根据市消防支队对潞州区消防布局的研判情况,经2024年8月22日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将原定的4座消防站建设调整为2座。目前,德化门西街消防站主体建设及内部装修均已完成。黄碾消防站已经开始建设工作,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二、存在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统筹协调作用发挥不够。应急部门唱独角戏的现象依然存在,未能有效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切实厘清部门职责范围,压实压紧监管责任。部分安委会成员单位对统筹发展和安全认识不深,安全监督检查的规范化、专业化、精准化有待提升。特别是承担重要任务的安全监管部门落实“三管三必须”,研究分析整改进展、推动问题真改实改不到位,直接抓、抓具体、抓到底还有差距。
二是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还比较薄弱。长治市行政执法改革,区执法骨干、业务中坚连人带编上划,但职能任务保留,执法力量出现断层,监管力量与职能任务不对等。基层监管人员专业能力素质提升任务紧迫,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力不从心,大水漫灌式排查,事倍功半。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多、专业强、责任重,人员更替变动,造成工作延续不畅。
三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有效压实。麻痹松懈思想时有抬头,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隐患存在侥幸心理和“等等看”的错误思想认识,未真正将所有的事故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认识不足,存在盲目骄傲自满和松劲厌战情绪。企业自我诊断发现隐患能力不足,过度依赖部门监管。
四是应急意识距新标准新要求有差距。一方面,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突发事件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监测预警工作流于形式,从而难以真正发挥风险管控作用;另一方面,应急专业人才培养重视不够,缺乏具备应急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再加上人员流动,专业技能和经验难以很好地传承和积累,导致应急响应效率低下。
五是保障能力与救援需求不匹配。一方面,由于资金有限,基层难以购置充足的应急物资和先进的救援设备;另一方面,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也不够规范,存在物资过期、损坏等情况,且物资调配效率低下,难以在关键时刻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我局将按照中央、省、市、区的统一部署,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一)持续强化理论学习。细化学习计划,抓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通过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及时学习中央、省和市、区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党规,强化制度建设,严格“三会一课”制度,抓实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各个环节。持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强化监督检查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水平,确保监督检查精准、行为规范、服务优良,以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潞州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三)扎实推进治本攻坚行动。围绕“十大行动”重点任务,落细落实攻坚措施,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建立并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岗位职责,在所有行业所有企业建立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岗位清单“明白卡”,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和安全生产“三三查”制度,督导企业建立自查自纠档案,建立专家、企退技安人员以及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排查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专业培训计划、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推进“案例教育法”、安全宣传“五进”、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精准问需于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四)认真开展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整治。针对区域特点和事故规律,聚焦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风险,扎实开展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整治,严格落实危险作业提级管理,特别是电气焊动火作业审批、持证上岗、现场看护等要求;深入开展“九小场所”违法违规施工作业和生产经营、安全疏散条件不足、违规设置防盗网和广告牌集中整治;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专项整治,严禁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严禁在室内、疏散楼梯、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停放和充电。
(五)重拳出击“打非治违”。以矿山企业贯彻落实“八项硬措施”和《山西省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措施》、煤矿“三超”和隐蔽工作面专项整治、反“三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建筑施工领域安全隐患整治、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作、森林火源管控和巡查看护、极端天气防范应对等一系列活动为牵引,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严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保持严管高压态势,聚焦隐患排查整改和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对典型违法行为和屡罚屡犯以及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企业依法处罚、一查到底,切实发挥执法监管震慑作用。
(六)充分做好应急准备。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和救援物资装备准备,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做到及时、科学、高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