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4-31304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4-06-21 |
发文机关: 潞州区应急管理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安排 | |
主题分类: 其它 | 发布日期: 2024-06-21 |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落实国务院、省、市、区委和政府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全力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现将2024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
(一)全面强化机关党的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科学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认真组织每月两次的集中学习。以局党委带领支部、分管领导带领科室、支部带领党小组,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等内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黑龙江、湖南、四川、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视察陆军军医大学、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听取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内容。按期组织“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上半年共组织主题党日活动6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
二是集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对照全区方案,制定了局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安排,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安排部署会,为全体党员购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50本。工作群以《党纪学习教育》每日一课的形式,每天由专人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内容进行转发,共推送35期。组织科级干部读书班3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形式及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学习,局普通党员干部强化党小组及科室学习,要求全局党员、干部自觉开展个人自学,组织集中测试1次,网络自学测试1次,交流发言3次。
三是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传达中央、省、市集中整治工作部署,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按照5项措施不折不扣抓好整治专项行动落实。对照上级要求,制定“困难群众救助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专项整治、“矿产资源私挖滥采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紧紧围绕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用心推进“听民意 办实事”专项行动,制定工作计划,成立工作组,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周报告制度。印发《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系统纠治涉企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过多过频简单执法随意裁量及安全培训测评不聚焦不精准问题的工作方案》、《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系统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把提升执法服务企业意识,明晰执法责任,增强执法效能,精准开展企业安全培训,积极为企业减负作为工作目标,确保10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二)落实政治监督专项检查整改
一是紧盯枫丹丽苑小区、众鑫液化气和湛上城中村改造项目重大事故隐患等问题,坚持“周调度、旬通报、月约谈”工作机制,不断细化完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举一反三、靶向发力、专班推进,精准精细落实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二是以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聚焦煤炭、危化、冶金工贸、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和“两节”“两会”“清明”“五一”等重点时段,扎实开展节后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复工复产督导、矿山企业贯彻落实“八项硬措施”、建筑施工领域安全隐患整治、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反“三违”、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等专项行动。三是聚焦重点、综合施策,推动企业认真遵守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操作规程,扎实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力构建“流程规范、措施明确、责任落实、可控在控”的安全生产现场管控体系。
(三)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坚持安全生产“逢会必讲、逢检必查、逢事必问、逢过必纠”工作机制,印发《潞州区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全区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责任分解的通知》,修订完善行业监管职责任务清单,综合运用明查暗访、考核通报、警示约谈、挂牌督办等举措,进一步压实属地监管和部门监管责任。认真落实月初问任务、月中问进展、月底问成效的“一月三问”机制,对照安全生产“三三查”工作制度,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防范工作。
二是强化风险研判。按月召开煤矿、危化、工贸行业风险研判会,集中研究解决行业领域突出、共性、深层次问题;印发了一季度、二季度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预判及预防措施、3-6月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分析提醒函,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完善和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办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和重大行政执法法制审核办法》,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是优化专家服务。为解决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各镇街安全监管技术力量不足的难题,对各成员单位、各镇街在日常检查中需要专家服务的,我局统筹协调,派出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来支持各单位、各镇街的安全检查工作。聚焦全区各重点行业领域,科学开展专家入企服务,“一对一”帮助企业规范安全生产流程,增强企业安全运行能力。目前,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各镇街已使用专家120人次。同时,对全区14家重点煤矿、危化和冶金企业每季度开展一轮专家会诊服务,为重点企业面对面“把脉会诊”,深挖细查全面整治各类事故隐患,持续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是创新安全培训。由各镇、街道(中心),行业监管部门提需求,区安委办统筹安排授课专家,通过集中授课、现场处置、查漏补缺、专项问答等形式,不断提升一线安全监管人员的安全理念、理论素质和实操水平,持续增强执法人员依法用权、依法行政能力。
(四)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
1、开展煤矿日常安全监管工作。按照《煤矿分类监管办法》和“两个不放心”管理机制,对辖区煤矿开展执法检查,到矿检查必对煤矿从业人员进行抽考,做到真培训真考核,确保合格上岗。并对入井人员30秒盲戴自救器进行抽查,确保入井人员正确使用佩戴自救器,落实落细落实到位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共检查辖区煤矿15矿次,下达执法文书15份,查出一般隐患172条,罚款379万元。加强通风瓦斯治理,加大瓦斯治理技术投入,强化水害防治和顶板管理,推进煤矿供用电系统升级改造。对辖区煤矿开展了煤矿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集中排查整治第一轮检查,共查45条一般隐患,全部完成整改。4座煤矿全部完成大分列运行改造工作,并配备保安应急电源。完成了国务院安委会山西省矿山安全生产督导第二工作组、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国务院安委办山西省矿山安全生产督导组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三次督导,对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按要求进行整改。同时加大对洗储煤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工作,要求企业时刻关注煤棚及厂区地面建筑物的日常巡查工作。
2、持续深入开展危化行业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及其他专项整治工作。按照《持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的通知》继续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开展危化经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督促镇、街(中心)对非法违法“小化工”“黑窝点”进行了全面排查,排查出一处黑加油点、一处非法化工建设项目,公安部门已进行处置,属地镇街负责监督拆除相关设施设备。截至目前,通过各项专项整治、重要节点巡查检查、技术指导服务等工作,共排查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103家(次),发现一般隐患387条,已整改343条,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文书37份。截至5月底,全区危化企业安全整改投入432.91万元。印发《长治市潞州区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和《2024年潞州区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点》文件,全区5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已全部应用了“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场景和人员定位系统”(包含人员聚集风险监测预警功能)。对8家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三轮安全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并对上一轮指导服务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在企业的安全管理、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方面帮助企业发现新问题,前两轮发现隐患158条(完成整改153条)。
3、加强冶金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研究制定冶金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太原专家组对首钢长钢和潞新钢铁公司分季度开展安全生产诊断会诊检查的检查、复查工作,组织两家钢铁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召开问题交流反馈会,长钢及7个分厂共154条问题,潞新钢铁7个分厂共192条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责令两家钢铁企业限期整改,闭环管理。出台《潞州区冶金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实施细则》,将辖区内工贸企业分为A、B、C、D四类,分类施策,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冶金工贸企业本质安全方面奠定了基础。聚焦治本攻坚,确保行动上“零缺位”,紧盯熔融金属冶炼、煤气、粉尘涉爆、有限空间和动火作业等危险环节,组织安全技术专家,推进帮扶指导和监管执法并行,对重大事故隐患违法行为的典型执法案例,形成强化警示震慑和教育引导。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50家,发现问题146条,已整改130条,其余16条隐患限期整改,行政处罚3.5万元。
4、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工作。根据《长治市潞州区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领域风险及管控措施》要求,组织人员深入15家重点安委会成员单位,针对各单位不同的风险预判及管控措施进行为期一周的巡查检查工作。根据《关于开展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成立了督导巡查组,对各镇街及重点安委会成员单位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5、落实打非治违工作。配合市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9家企业进行年度执法监督检查及复查。按照局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的要求,上半年共抽查检查企业30余家,其中使用专家8次,检查企业16家,共排查出隐患145条,全部完成整改。接收相关部门移送及群众的举报2起,均进行了现场调查、核查处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回复。对全区原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的经营场所进行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6人次,车辆6辆次,共检查场所15家,未发现有非法生产、经营、储存烟花爆竹现象。
6、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科学制定《潞州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全面使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开展执法活动。截至目前,通过系统检查企业7家次,发现一般隐患41条,已整改41条,开具文书28份。组织参加中组部、司法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行政执法大讲堂”(第28-32期)。积极开展案卷评查自查,定期对行政执法案卷开展评查,积极配合市局和司法局组织的案卷评查。截至目前,选取并报送3起2023年度“以案释法”典型案例,上传1起典型执法案例至“互联网+执法”平台。组织召开1次行政处罚案件听证会,邀请单位相关行政执法人员参与旁听,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
(五)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大宣传、大培训、大警示”活动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大宣传、大培训、大警示”活动。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出动检查组6406个次,检查人员18574人次,检查企业41333家次,发现一般隐患22170条,已整改21535条,重大隐患1条,责令限期改正958家,停产整顿16家(消防13家、交通3家),罚款520.22万元,公开曝光10家,入企宣传19690家,入小区宣传3372个,入户宣传485364家,发放宣传资料275893份,开展应急演练336次,开展警示教育490次。
煤矿方面:对煤矿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逐项制定任务清单,督促各煤矿企业扎实开展煤矿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和警示教育。以《黑色三分钟 生死一瞬间》系列视频为教材开展警示教育,真正让职工警醒起来,“看明白、想明白、干明白”,推动“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照《潞州区煤矿安全生产“大宣传、大培训、大警示”活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聘请相关专家对辖区煤矿中层以上干部(包括主要负责人)开展了安全教育培训。上半年共培训4矿次,培训企业人数163人,通过采用现场讲解、观看事故案例等方式,进一步督促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营造“别人的事故就是我的教训”的大警示氛围,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危化方面:印发《长治市潞州区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大宣传、大培训、大警示”活动的实施方案》(潞州应急发[2024]10号),并下发给企业。督促企业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组织企业人员分别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自动化仪表、特殊作业管理培训、应急救援培训等内容开展了14次安全教育培训,参训人数达到841余人;组织企业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共进行各项培训教育64次,参加培训人员1919人次;另30家企业开展“应急逃生演练”53次。
冶金工贸方面:组织51家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驻企安监员500余人,分别在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长治市潞新钢铁有限公司、长治高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洪洋海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有限公司召开了“潞州区冶金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大宣传、大培训、大警示”专题培训会和“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动员部署暨复工复产工作会”,邀请安全技术专家对复工复产“六个一”以及治本攻坚进行了讲解和培训。
(六)提升宣传教育应急能力
一是组织开展全区安全生产大培训。印发《长治市潞州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在全区开展安全生产大培训的通知》(潞州安办发[2024]24号),制定培训计划,认真筛选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相关专家,对8个重点安委会成员单位、17个镇街,逐一在其行业、领域全面开展安全培训。目前8个部门、17个镇街已全部培训完毕,培训内容主要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相关知识,共开展培训45场,其中镇街开展培训17场,培训人数1303人,部门开展培训28场,培训人数1765人。
二是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举行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印发《关于开展全区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区2024年“6·16安全宣传咨询日”的通知》,采购各类安全生产月宣传资料和宣传品,组织观看《攻坚》《安全生产责任在肩》等警示宣教片,安排部署了安全生产“五进”、身边隐患随手拍等活动。切实消除事故隐患,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构建从政府监管到企业落实,再到员工执行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进一步织密织牢安全防线。
三是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自然灾害防治中的主导作用,督促落实自然灾害防治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结合工作实际,分层次统筹推进社区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各项工作。4月接受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组对我区8个社区申报“山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实地走访太西街道潞才社区和太东街道金融社区,两个社区顺利通过验收,我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得到验收组的充分肯定。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组织20家减灾委成员单位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对部分街道、社区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讲,提高居民群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是规范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出台《潞州区应急管理局应急预案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范对应急预案评审专家的管理。在政务信息网发布选聘信息,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应急预案评审专家进入专家库,正式建立潞州区应急预案评审专家库。印发《关于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灾情信息报送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文件,从灾害信息员确立到管理办法、灾情报送工作规范到受灾群众生活救助6种类型的适用情况和补助人群进行规范。上半年应急预案备案17家,其中危化行业9家、机械行业2家、建材行业3家、轻工行业1家、其他行业2家;重大危险源备案1家,重大危险源核销1家。督促各镇、街道(中心)、区直有关部门、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上半年共受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8件(延期7家,变更1家),办结8件并按期上报公示,按时办结率100%。
二、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还存在差距。企业对最新法规、标准掌握不足,执行力度不够,规范意识不强,自身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水平不够,专业安全管理人才缺失,专业能力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设备设施老旧安全度不高,个别企业设备设施老旧,存在“打卡”带“病”运行等情况。
二是安全生产监管及隐患排查能力有待提升。镇、街(中心)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能力不足,重点安委会成员单位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特别是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掌握不够;部分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专业性不强,需要在今后工作中持续深入开展排查隐患培训及现场指导,逐步提升镇街及社区(村)工作人员发现隐患能力和水平,提升安委会重点成员单位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升企业自查及隐患整治能力水平。
三是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亟待进一步深化。个别单位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足。镇街、部门、企业应急管理预案演练次数普遍偏少、演练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各单位之间的协调调度机制不够完善,部门职责还需进一步明确,应急处置机制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应急队伍建设。以开展应急系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为契机,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政治能力、履职能力、工作作风、党风廉政4个方面,全面提升我局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全力打造一支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应急铁军,确保以高质量应急管理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压实安全责任。修订完善“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进一步厘清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职责,拧紧扣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综合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三是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和完善各行业领域、各生产经营单位2024年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任务清单,挂图作战,分解责任,按单推动,按单落实。六月份突出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全员安全责任落实、重大安全风险管控等工作。
四是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消防、交通运输、旅游、城镇燃气、煤矿、危险化学品、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特别是狠抓景区游乐设施、交通工具、特种设备、民宿餐饮等排查检查,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排查,加快“生命通道”“拆窗破网”整改整治,持续推动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全面开展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警示教育,紧盯人车路企抓源头管控,坚决防控事故。
五是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压实行业监管、属地管理职责,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打非治违”,采取定期曝光、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一案双罚、行刑衔接、举报奖励等措施,以严格执法震慑违法。
六是统筹防灾减灾救灾。统筹汛期自然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谨防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等问题,及早风险研判、风险预警,抓好隐患排查、应急响应、转移避险、抢险救援全过程管理,做好联动协同和现场应急处置机制配套建设,严防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耦合发生。
七是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抓实“五进”安全宣传、警示教育、应急处置培训和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八是紧盯问题抓整改。紧盯未整改的3条省纪委监委“点穴式”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反馈问题和6条市纪委监委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反馈问题,进一步细化整治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压紧压实整改责任,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整改。
九是做好应急准备。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做到及时、科学、高效、安全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