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000014349/2023-38713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 2023-08-02
发文机关 潞州区应急管理局 主题词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应急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安排
主题分类 其它 发布日期 2023-08-02

长治市潞州区应急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安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坚守安全底线红线,全力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现将2023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

(一)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全面加强党建工作

把牢“应急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抓党建就是正思想、聚人心、促发展”的定位,以党建引领全面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内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学习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市、区两会精神和省委书记蓝佛安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和《新华每日电讯》刊发的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蓝佛安的文章《以山西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添彩》重要文章等内容,学习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应急工作实际,逢会必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定期参加周五应急管理大讲堂,发动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抓好个人学习,开展支委会6次、中心组学习24次、党员大会2次,党委班子专题研判意识形态工作2次,书记上党课2次,开展发扬“四敢”精神、当好应急先锋中心组成员研讨交流1次,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

二是明确目标,创建清廉机关。以创建清廉机关示范单位为目标,将各项工作任务与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全力创建清廉应急。在原来创建机构的基础上,每名分管领导范围各抽出一名精兵强将,进一步充实清廉建设专班人员,目前创建专班为10人。由分管党务的副局长牵头,组织清廉建设专班人员学习山西省清廉机关建设示范单位考评操作手册、潞州区清廉机关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向区纪委、派驻纪检组人员进行请教、学习,深刻领会创建任务,明确全员责任,并积极动员大家参与其中,把业务工作与清廉建设相结合,全力协同配合,全力以赴开展全局清廉机关建设工作。

三是突出“党建+”,丰富党建内涵。制定《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局“四级四岗”责任清单》,按要求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结合应急工作特点,找准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结合点,要求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先锋形象树起来,本着“党员是安全的践行者、党员是安全的带头者、党员是安全的守护者”的原则,组织开展了6次主题党日活动,6次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创新“党建+”模式,全力创建模范机关。

1、党建+安全监管。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出动检查组915个,检查单位2030家,排查一般隐患1007条,已整改835条,重大隐患0条,责令限期整改企业172家,停产整顿2家,行政罚款5.1万元。一是严格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责任。1-6月份检查煤矿企业22矿次,查出一般隐患234条;检查洗储煤企业23次,查出一般隐患66条。二是认真开展危化品安全监管。共排查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116家(次),发现问题279条(已整改195条),下达限期整改、复查文书59份;行政处罚2家(处罚2万元整)。依托市局聘请的北京乐文石油化工研究院,对我区5家重大危险源企业进行了安全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共帮助企业发现190条问题,企业已整改160余条,有效防范化解我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三是认真开展冶金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开展各类安全检查50余次,检查企业22家,下达执法文书16份,发现隐患65条,已整改65条,行政处罚0.5万元。

2、党建+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签订《廉洁承诺书》,积极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参加全区清廉机关建设知识100题活动;召开局清廉机关建设示范单位工作推进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清廉机关专题教育(观看《榜样7》)活动。制定局《“清风润初心、廉洁伴我行”读书日活动方案》,组织清廉建设专班工作人员及部分科室干部职工举办了“清风润初心、廉洁伴我行”读书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50余人前往三晋家教家风馆开展主题党日暨清廉机关建设活动,引导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弘扬良好家风,涵养清廉作风,管好小家、影响大家,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3、党建+安全宣传。依托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我局组织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主题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分发宣传资料、现场提供政策咨询、知识竞赛答题等多种形式进行科普宣传教育,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提高公众主动避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组织各减灾委成员单位在东博源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全区8处应急避难场所全部进行了挂牌管理。并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准备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社区,开展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的宣传普及,让社区居民了解居家安全常识,提升广大群众安全意识和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

4、党建+文明创建。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春节前夕组织全员开展了“浓浓墨香迎新春、共写春联送平安”文化活动及慰问退休干部职工活动。3月组织局机关20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参加长治市“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暨志愿者服务交流展示活动,展示了新时代安全卫士的良好精神风貌。局包村工作人员响应全区号召,到包联村西白兔镇中村开展“五清”志愿服务活动。组织60余名女干部职工开展“巾帼心向党”活动;清明节前,通过局大屏滚动播放清明祭祀、护林防火等宣传标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网络祭奠英烈、致敬英烈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包联西白兔镇南村、中村进行协助护林防火工作;端午节前深入漳村社区实地走访。

四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严抓干部队伍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用好舆情应对和网络宣传队伍,积极做好涉及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的舆情监测、上报和处置工作。制定《潞州区应急管理局微信工作群管理办法》,单位职工在使用工作微信群时,只能用于日常工作和传播正能量信息,确定专人负责我局网络舆情管理、网络维护更新以及上传信息审核等工作。及时发布应急管理工作部署、重要活动、重大事件和救援故事等,内容涵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各方面,主动回应广大网民所关注的危化行业安全、应急救援等热点话题,营造人人关注安全、关心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全面集中整治

今年以来,先后在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重点工作推进会和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上安排部署了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潞州区202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全区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责任分解的通知》《全区2022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巡查的通知》,健全了安全监管机制,明晰了职责,压实了安全生产责任。

1、扎实开展各类安全大检查。今年以来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煤矿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易燃可燃夹芯材料彩钢板建筑、“飞线充电”、电动自行车充电专项整治、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剧院、剧场、集市类文娱场所消防安全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2023年1月至5月30日,全区累计出动检查组1072个,检查单位2331家,排查一般隐患1124条,已整改945条,责令限期整改企业178家,停产整顿2家,行政罚款5.2万元。

2、全力做好重点时段安全保障。聚焦“两节”、两会、清明、五一等重点时段、重大活动,组织各部门开展风险研判,制定并印发了《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预判及预防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安全风险管控,细化安全防范措施,围绕煤矿、危险化学品、消防、建筑施工与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了全区在重点节假日和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稳定向好。

3、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印发《潞州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崔云峰和区委副书记、区长魏振东担任双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从企业层面到部门、党委、政府层面共细化59小项措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检查组154个,检查单位681家,排查一般隐患538条,已整改430条,重大隐患17条,已整改3条。责令限期整改企业13家,行政罚款1万元。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消防、交通运输、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部门出动帮扶小组16组,出动专家6人,帮扶企业30家,开展培训会19次,执法队伍专业培训3场次,警示教育30场次,应急演练80余场次,企业自查198家,共查出重大事故隐患17条。

(三)紧盯重点领域,履行行业监管责任

1、严格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认真履行地方煤矿和洗储煤安全监管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区文件精神,以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对辖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情况、采掘部署情况、一通三防、水害防治、顶板管理、机电运输、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9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检查。以煤矿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工作为抓手,严格按照《矿山综合整治检查表》开展检查工作。全力开展煤矿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督促4座煤矿制定实施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开展了自查工作,共排查一般隐患176条,重大隐患1条。

2、认真开展危化品安全监管。开展了危险化学品企业装置设备带“病”运行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高危细分领域专项企业安全风险专项治理工作、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专项治理行动、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2023年度第一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重大危险源数字化应用提升工作,组织企业开展了安全警示教育,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特殊作业、带“病”运行等管理工作,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杜绝同类事故发生。开展禁毒攻坚行动。重点检查了涉及硫酸、盐酸、丙酮等易制毒化学品生产、购买、销售、储存、使用等情况,并要求企业进行了禁毒承诺,全面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将禁毒工作落到实处。

3、认真开展冶金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开展冶金工贸企业配套危化装置集中整治。对配套危化装置企业进行了深入排查、认真辨识、科学评估,依据风险科学谋划实在管用的防控措施,真正解决企业风险管控存在的基础性、源头性、制度性等突出问题。对照《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64项重点整治事项,督促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改。以首钢长钢和潞新钢铁企业为重点,突出煤气和易燃易爆气体重要环节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隐患26项,已整改26项。截至目前,全区冶金、机械和建材行业使用煤气、天然气、氧气、丙烷、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企业,风险隐患整改达标率达到了100%;煤气检测报警信号传输信息化、通风装置连锁智能化、紧急切断装置自动化达标率达到了100%。督促企业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和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达标企业共20家,其中二级达标企业16家,三级达标企业4家。22家工贸企业完成双防控机制建设。

4、强化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开展“打非治违”工作,重点对全区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2023年度上半年执法股共接收相关部门移送及群众的举报5起,已进行了现场调查、核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回复。对5家甲醇经营“三同时”手续不全企业采取了查封等措施。配合市局综合执法队相关人员,对我区山西霍家长化合成橡胶有限公司、长治川空气体有限公司、长治市潞新钢铁有限公司、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有限公司、长治市华盛建业建材有限公司进行年度执法监督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了复查。

5、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工作。根据《长治市潞州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潞州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工作安排,成立了督导巡查组,对隐患排查治理期间及重要时段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巡查,对相关单位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督查检查。

6、开展国家安全工作。成立我局政治安全领域突出风险隐患及防范处置工作领导专班,全力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政治安全领域突出风险隐患排查及防范处置工作,按时上报各类报表及清单。开展行业监管领域“防风险、保安全”调研工作,上报城市消防、自然灾害、非煤矿山、煤矿领域、危化化工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调研报告及防风险保安全调研活动问题、任务、责任清单。开展平安建设工作,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截至目前,未发现一起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圆满完成了各个重点时间节点的安保维稳工作。

(四)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1、继续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通过以普查办为统领、牵头部门为分支、“重点部门+街道(镇、中心)”为基础、技术团队为支撑的组织架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健全了工作机制,加强了数据审核。形成的数据成果有:承灾体数据调查成果673项,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成果共1449项,历史灾害调查数据成果共709项。向市局提交了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总结,成果运用工作等省、市相关安排再进行推进。

2、进一步修编了全区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机构改革后国家、省、市对新的预案体系的要求,调整了“1(总体预案)+44(专项预案)+43(部门预案)”区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计划,印发了预案体系编制修订工作的相关文件,明确了修编的程序和要求,督促各相关单位对本单位牵头的应急预案进行修编。目前,各行业部门牵头的应急预案陆续完成了修编工作。应急预案及重大危险源备案方面,上半年危化行业备案6家、化工行业1家、机械行业备案4家、建材行业备案6家、煤炭加工行业3家、其他行业备案4家、重大危险源3家。今年还统计全区范围内应急救援队伍19支,其中:政府专职队伍5支,企业专职队伍11支,社会兼职队伍3支。

3、开展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今年太西街道威远门中路社区接受“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检查验收。验收组对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物资储备库、防灾减灾主题长廊进行了实地查看,对威远门中路社区的示范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全区十余家社区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利用创建减灾社区这个契机,帮助、督促社区根据创建标准,从组织管理、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力量建设、预案编制与演练、宣传教育等方面予以规范和加强,大大提升了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为其他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模板。

4、牵头开展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工作。根据长治市政府13号文件《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巩固提升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水平的实施意见》要求成立了长治市潞州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工作专班,制定了《关于开展潞州区进一步巩固提升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水平的工作方案》,将巩固提升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并邀请长治市防震减灾中心主任马俊岗对基础建设工作进行了讲解授课,全区各乡镇街道(中心),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重点行业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5、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精心设计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大力宣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知识,全面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一是区安委办编印了《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摘编》(2013年1月-2023年6月)、《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二是各街道(中心)和有关部门多种方式开展了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活动。三是组织了安全生产主题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目前共收集优秀作品56份。四是编制了《潞州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文件解读,一图读懂专项行动方案。五是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30余家安委会成员单位及重点企业在英雄台小广场共设了30个宣传展位,活动现场摆放了30余块安全宣传展板,循环播放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开展了主题书画展,安全生产倡议,安全宣传进直播间,演讲比赛(初赛)以及应急演练等活动,现场发放了20000余份安全宣传资料、5000余份宣传品。活动现场设置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展示和演示区,演示和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条件和方法,还专门邀请了英中医院现场讲解演示了心肺复苏知识,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避险、逃生技能。六是正在组织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生产主题演讲比赛。

二、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还存在差距。表现在对最新法规标准掌握不足,执行力度不够,规范意识不强,需要外部强力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企业自身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水平不够,表现在专业安全管理人才缺失,发现问题隐患的能力不足,专业能力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设备设施老旧安全度不高。表现在企业存在时间长,设备设施老旧,设备存在“打卡”带“病”运行等情况。

二是个别单位对专项行动思想认识不足。将专项行动与日常工作混淆,没有突出攻坚工作的重点任务,仍然存在老套路、老方法,对安全生产中深层次问题研判不深、解决不到位,不能举一反三,一些问题屡改屡犯。

三是执法监管力量不足,监管责任有缺位。潞州区行业体量大,企业数量众多,重点企业加强监管的同时,对其他从业人员少、危险性小的企业监管很难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执法与监管力量严重不平衡,存在监管缺位现象。按照分级属地管理要求,建议将20人以下小微企业交于乡镇、街道办事处安监站直接监管。

三、下半年计划

今年下半年,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的警觉性,切实将“发展要安全”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狠抓细节,进一步提高隐患排查整治精准度,持续有效稳控安全形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提高政治站位抓学习。要扎实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深化理论学习,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立足岗位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的高度自觉,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要抓实调查研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落实“四敢”精神,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要推进教育整顿,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以“清廉机关”建设为目标,加强行风建设,规范监管执法,坚持秉公执法,增强服务意识,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以严肃教育纯洁思想,以严格整顿纯洁组织。

二、细化工作措施抓落实。一是认真学习并对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重点检查事项,进行全方位排查整治,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督促镇、街道(中心),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二是督促各镇、街道(中心),行业监管部门加强对煤矿、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开展“精准”执法,结合“十必查”、“十查十到位”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质量,推动专项排查整治取得实际成效。三是及时预警,做好防汛备汛以及极端天气灾害应对工作。四是强化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事故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切实抓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紧盯煤矿、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和城镇燃气、冶金工贸、森林防火、特种设备、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不安全不生产。全面开展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六是大力开展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五进”活动,营造全民懂安全、讲安全、抓安全的浓厚氛围,增强公众应急意识、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三、压实工作责任抓落实。切实扛起安全生产责任,既要挂帅更要出征,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牢牢抓在手里、放在心上,对任务落实过程中的重要事项亲自过问,重要问题亲自协调,重要环节亲自督办,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认真分析研判煤矿、危化、冶金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推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效。坚持“严”字当头,深入督导检查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情况,对问题突出的属地和行业领域“指名道姓”通报,对典型违法违规企业公开曝光,对典型事故隐患挂牌督办、严肃追责问责,并适时开展“回头看”。强化重点行业企业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隐患治理不到位、无视事故征兆等严重违法行为,按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严厉打击、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