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4-40428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4-06-18 |
发文机关: 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其它 | 发布日期: 2024-06-27 |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化“全周期服务、全方位服务、全身心服务”理念,以开展营商环境创优活动为牵引,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为重点,统筹推进经营主体发展、行政审批改革、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以及便民化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学党纪”的核心主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深刻把握其目标要求,精心组织、统筹谋划,自觉将学习教育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2024年上半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其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次,专题研讨2期,支部集中学习3次,警示教育2次,邀请纪检监察同志专题授课1次。二是不断深化党支部政治生态。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谈心谈话等制度,确保各项党内政治生活扎实有序开展。上半年共召开党员大会6次,支部委员会会议6次,支部书记讲党课2次,主题党日6次。三是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大会,层层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明确领导班子和各股室负责人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以案示警,通过观看《铁纪铸魂》警示教育片,引导全体党员揽镜自照、防微杜渐。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第一时间转发清廉政策,宣传优秀廉洁事迹,传播廉洁文化正能量,引导全体工作人员树立崇俭尚廉、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四是抓紧抓实意识形态建设。坚决落实党组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定期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及时对我单位意识形态工作形势进行深刻研判,确保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2024年上半年,共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研判2次。
(二)牵头抓总,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一是印发《长治市潞州区2024年营商环境领域“啄木鸟”专项行动方案》,同步制作配套图文解读,积极构建问题发现反馈处理闭环,解决经营主体发展堵点难点。二是构建“一书一码一反馈”工作机制。面向企业群众公开单位承诺书,投放“码上监督”二维码到政务大厅大屏、导询台等综合服务位置,实现问题线上反馈投诉,并安排专人负责问题处理,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落实开展。三是深入开展专项行动。积极开展“两不一欠”彻查清查,印发《关于开展“两不”问题彻查清查的通知》,组织全区92家单位开展第7轮清查彻查工作,确保“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问题不再出现反弹。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回头看”,全面盘点制度建立、举措落实和承诺兑现情况,确保政治监督成果的长效化运用。四是抓好宣传培训。开设优化营商环境小课堂,每周线上组织成员单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享中央、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和各指标先进经验,此外还通过潞州区优化营商环境专栏、海报、电子屏、展板等形式开展利企便民政策宣传,构建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环境。五是不断提升登记注册水平。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网格员的作用,安排骨干人员多次下沉至基层,帮助各镇街审批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个体工商户、企业登记业务,并督促加快审批进度,有效地提升了经营主体的登记水平。2024年上半年,全区新增经营主体5606户,其中企业1849户,个体工商户3757户。
(三)深化改革,提供高效便利审批服务。一是全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按照国务院以及长治市的关于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潞州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整体工作,组织召开“一件事”全区推进会,建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组织开展区级事项落实工作,明确区级各单位22个套餐主题以及26项开展事项。目前,山西省政务服务平台已开通“高效办成一件事”板块,其中,教育入学、婚姻、企业开办等20项事项已经上线。2024年上半年,“一件事”套餐办理分别为:“申领教师资格证”427件、“开办餐饮店”299件、“企业开办”1817件、“企业注销”1961件、“企业信息变更”1929件。二是全面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强点扩面。积极推进全局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全覆盖,实施行政审批受审分离,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按照“综合窗口”改革要求,加快制定“综合窗口”事项受理单,明确“综合窗口”人员职责。由各业务股室牵头,组织审批人员对综合受理窗口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工作人员在严格遵守行政许可责任制管理办法、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综合窗口”运行特点,针对每个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限,加强审批业务授权管理,厘清前后台业务边界。通过培训和边受理边学习,使窗口人员熟练掌握受理事项的工作要点、政务服务云平台事项受理录入、办件信息推送和标准用语等业务。三是全面推广应用山西省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全力打造涉企政策“一站式”服务名片,以行政给付、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为重点,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2024年上半年,上传涉企政策11条。
(四)问需于民,书写好政务建设“民生卷”。一是持续深化政务服务驿站建设。与37家驿站签订正式合作协议书,规范驿站服务,强化驿站管理,不断提升驿站服务效能。新建“体育公园政务服务驿站”,着力打造政务服务驿站“一站受理、全(程、城、诚)服务”模式。2024年上半年,各驿站累计帮办代办131件,其中个体营业执照119件、食品小经营店备案12件。二是继续做好“办不成事”专窗运行工作,为企业登记注册、变更、注销等事项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拓宽了办事群众反馈诉求和解决问题的渠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兜底服务。2024年上半年,共受理“帮办代办”涉企事项266件,“帮办代办”婚姻查询180件,“办不成事”2件。三是现场审勘实现标准化。统一制定现场勘验流转单内容模板,主动提供勘验事前指导,不断强化主动服务力度。与区农业农村局共同签订了备忘录,明确农业植物及产品调运检验等事项签发监管职责,针对生鲜乳收购站、动物诊疗许可等许可事项探索开展联合现场勘验。四是持续深化“全代办”。梳理我区的各类重点项目,制定重点项目台账,做到底数清、进展清。同时按照突出重点、自愿申请、无偿服务、全程跟踪的原则,推进“全代办”工作开展。2024年上半年,与4个区重点项目签订了“全代办”协议。五是加强12345热线工单数据分析应用。持续关注民生类工单的办理情况,重点关注欠薪类、四供类(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噪音污染类工单,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报送相关工单数据,为职能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
(五)共建共享,探索“互联网+监管”新模式。一是不断加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梳理全区各职能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着力推动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2024年上半年,全区网上发布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730项,办件量5359条,电子证照签章入库2347件,发布政务数据资源目录739条。二是持续提升“互联网+监管”效能。积极筹办全区“互联网+监管”工作业务培训会,依托省级系统平台,强化监督评价,发布工作通报,不断强化监管事项认领。2024年上半年,全区26个监管单位认领监管事项831项,认领率100%,编制监管事项实施清单834项,编制率100%,汇聚监管事项1099项,录入监管数据8724条,报送监管动态信息148篇,上传“双公示”许可信息1621条、行政确认信息20条。三是扎实推进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今年以来,围绕长治市政务信息化项目专项审计涉及我区的7个问题(其中立行立改类4个,分阶段整改类3个),认真开展了整改工作,同时开展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专项整治“回头看”,对全区92家单位再次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明确整改责任,完善整改清单,细化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2024年上半年,已完成了区委政法委、区政府信息中心、区公安分局3个政务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审批。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所做的工作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广大企业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在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牵头组织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考核“风向标”发挥不充分,对考核结果运用不够。二是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中,在受理上还较为生疏,内部流转不快,办件量也较少,试点成效未充分显现,经营主体没有享受到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三是政务驿站帮办代办事项较少,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志愿服务队伍人员素质不强,驿站实际成效还不够明显。四是党风廉政建设有待加强,“三不腐”的思想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做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一是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制定督查方案、明确督查内容,用好督促反馈,不断提升工作开展质量。二是要不断强化对“啄木鸟”机制的落实执行,建立源头发现、立行立改、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不断推进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快部署、快推进、强实效。三是做好营商环境年度考核工作,加强统筹协调,严格组织实施,强化考核监督,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
(二)做好行政审批服务改革。一是持续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实现全局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全覆盖,同步制定标准化流程规范,提高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窗口比例。二是围绕26个重点事项开展集中攻坚,全过程抓好 “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筹划落实。三是要深入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线上审批服务“只登一张网、一网通办、一次不用跑”。
(三)做好利企便民服务建设。一是深化政银合作新模式,将7×24小时政务服务向金融网点延伸,提升智慧政务水平,实现16个乡镇(街道)自助政务服务100%全覆盖。二是打造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完善项目前期策划生成机制,延伸项目服务链,全流程集成审批,优化全代办服务,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助力建设项目好办快办。三是加强“一站式”涉企政策平台应用,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努力实现年内上线不少于30项可申请、可兑现的奖励事项。四是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驿站建设,不断完善服务事项,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零距离”政务服务。
(四)做好网上政务服务建设。一是力推更多“一件事一次办”场景式套餐服务,深入推进“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不断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提高一体化政务服务水平和监管效能。二是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加大监管数据汇聚,提高监管事项覆盖率,确保增量数据及时录、存量数据全部录、监管事项不落空,实现应覆尽覆、应录尽录。三是规范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完善项目全过程跟踪监督机制,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化项目的安全性、实用性和集约性。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发展信心,紧盯目标任务、紧扣时间进度、紧抓工作落实,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确保顺利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为我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