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2-79864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2-12-09 |
发文机关: 长治市潞州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发布日期: 2022-12-09 |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紧扣全区重点工作任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定信仰,强化担当,坚持“党建领航”理念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秉持“党建领航、服务领先”的理念,将党建和清廉机关建设融入政务服务、营商环境、项目建设、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和改革任务中,形成了党建和业务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一)以党建为引领,建设“政治型”“学习型”机关,创建“好环境”。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每月实时跟踪督办清廉机关建设推进情况,坚持每周工作例会学习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季度报告制度和谈心谈话制度,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紧抓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全年集中学习28次,召开党组会议17次。
(二)以规范运行为主线,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机关,推动“好审批”。对已划转的167项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确定审批层级,率先实行“一表流转”。梳理编制政府部门权责清单1811项、乡街权责清单98项,同步制定运行流程图和廉政风险防控图。全面梳理排查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通过业务档案的定期抽检、电话回访、设置“办不成”反映台等,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三)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建设“法治型”“廉洁型”机关,打造“好队伍”。通过书记讲党课、党纪法规测试、能力提升培训等,增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组织全体职工观看《零容忍》《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片,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通过开展“忠诚担当、廉洁从政”专题研讨、“树清廉家风 建清廉家庭”家访活动、签订《全面建设清廉潞州争做清廉党员干部承诺书》等,进一步凝聚共识,提振干事热情。
二、持之以恒,攻坚克难,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多措并举,推动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持续完善营商环境机制,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改革,印发了《长治市潞州区2022年营商环境创新提升工作方案》、《长治市潞州区2022年营商环境创新提升工作清单》和《长治市潞州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实施办法》,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不合理门槛限制;聚焦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制定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方案,成立区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领导小组和17个镇街(中心)、19个行业领域工作专班,顶格保障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有序开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委托下放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业务,组建登记注册帮办代办队伍,建立“1+17+218”三级服务体系,在各商贸集聚区筹建企业高质量发展办公室;落实落细政策宣讲辅导,印制《助企纾困政策系列汇编》《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摘要》《企业开办操作手册》等宣传资料,召开四场政策解读会,入户走访市场主体5100多户,收集解决问题30多个。截至目前,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1168户,共有市场主体数90452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数的28%,其中企业数量21286户,占全市企业数量的24.7%。
(二)向“数”而行,提高政府数字治理能力
完善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定《长治市潞州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应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对区政府办政务外网改造、OA协同办公系统和区委办、工信局、审计局等多个部门信息化项目进行了论证和审批;重点围绕民生领域,提高服务事项覆盖度,对照梳理全区六类依申请事项709项,细化新增业务办理事项88项;强化在线办理成熟度,在山西省政务一体化平台发布260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78项“跨省通办”事项,汇聚统一受理办理事项32412条,生成电子证照3554件;密切关注民生所需,提高信息发布及时度,上传“双公示”数据10278条。
(三)蹄疾步稳,逐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1.跑出工改项目加速度。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加快实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4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发放施工许可证14个。扩大承诺制范围,推动“多诺合一”,探索试行承诺制项目“零证明”;不断完善“不见面在线审批”办理模式,大力推行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探索推进建筑许可审批“智能化”;做优重点项目“全代办”服务,全面推行项目审批“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组建18人代办队伍,为5个项目打造专属审批方案,为82个项目提供“全代办”服务。
2.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继续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章服务,并将刻章范围扩大到所有新开办市场主体。截至目前,为新开办市场主体刻章14676枚,节省费用234万余元;开辟涉企“一站式”专区,为市场主体提供登记、刻章、办税、开户、注销等“一条龙”服务,将市场主体登记缩减至4个小时,企业注销缩减至3个工作日;推广运用智慧审批系统,极大促进个体工商户登记的简办易办,满足群众“就近办”。
3.强化政务服务便捷度。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梳理公布《长治市潞州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事项清单(2022版)》,取消审批8项、审批改备案6项、告知承诺27项、优化服务39项;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对6个部门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新增(承接下放)32项、变更59项、取消2项。将203项行政权力向经济开发区赋权;“电子证照”多领域推广,加快统一电子证照、电子签章汇聚和互认共享,全区已有106类电子证照实现了数据汇聚,累计入库证照总量达到77153个;做优涉企“帮办代办”服务,设立“帮办代办”专窗,推行涉企业务“一事项一台账一清单”,共帮办代办涉企事项580件,累计完成行政审批业务10126件,公共服务业务116596件。
4.提高评价反馈满意度。实现“12345”热线全覆盖,建立健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机制、处办机制、督办机制、考核机制等,实现市、区、镇街(中心)三级贯通。截至目前,共办理工单13588件,办结13100件,办结率96.41%;实现意见建议多渠道反馈,持续开展“你提我改”金点子活动,实行审批事后回访制度,共解决“办不成”事项27件,电话回访900多户;优化政务公开专区功能,建立在线政策咨询渠道,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一体化政务公开专区。
5.加大政府采购优惠度。持续优化采购流程,全面使用“政采云”采购系统,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政府采购”应用水平;落实创新提升举措,全面推行政府采购资格审查环节信用承诺制,全流程免收各类保证金,进一步降低供应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评审优惠幅度,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明确报价扣除比例,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区集中采购项目共完成38项,成交金额3332.2万元。其中,公开招标1个项目,竞争性磋商25个项目,竞争性谈判12个。
(四)积极探索,抓好“互联网+监管”深度应用
落实标准化监管,组织各部门梳理监管事项目录清单,统一监管事项要素,完善检查实施清单;做到全覆盖监管,逐步将日常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重点监管等纳入“互联网+监管”系统,整合归集多部门多行业监管数据,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监管“大综合”;实现预见性监管,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发现薄弱环节,提升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能力。截至目前,全区26个部门认领并完善监管事项1107项,行政检查1147项,通过平台上报监管行为数据157778条,实施清单整体完成率100%。
(五)守土有责,打好疫情防控“保卫战”
今年以来,面对接连不断的疫情,我局始终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加大防控力度,筑牢安全防线。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党组成员以身作则、坚守一线,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推动“不见面”审批,持续推进网上办、预约办、最多跑一次、政邮合作等非接触式服务,公开窗口办事服务咨询电话,引导群众提前咨询、自主网上办理、即办即走;全体干部职工下沉到分水岭社区、金口村和山门村,先后参与入户登记、敲门行动、核酸检测等工作,在余庄和堠西庄卡口采取24小时值班制,织密织牢疫情防线。截至目前,累计下沉500余人次,执行防控任务20余次;组建疫情排查电话工作专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累计拨打疫情排查电话11100余条。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打造工作新亮点
(一)开展“7×24小时”自助服务。设立“7×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融合市场准入、不动产查询、税务等部门高频业务,实现24小时自助查询、智能咨询、自助申办、自助取件的全天候一体化服务模式,并逐步将自助服务向镇街、村(社区)以及银行网点等人流密集场所延伸,做到“让群众到政府办事像‘超市购物’一样方便”。
(二)探索应用“云踏勘”勘验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技术,梳理踏勘事项、拆分踏勘流程、规范踏勘指南、制定踏勘标准,首批在食品经营、出版物经营、劳务派遣3类许可事项中实行“云踏勘”,实现了“不见面、网上勘、视频验”,大幅缩减了踏勘时限和办结时限,节约了行政审批成本。
四、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同心共创新篇章
2023年,我局将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工作主线,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勇挑重担、奋力争先,努力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征程上更加出色地发挥“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突出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中心区而不懈努力奋斗。
(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三个全面”,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意义,把学习党的二十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作出的部署,统筹简政放权、政务服务、市场准入、数字政府等重点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力打造政治清明、用权廉洁、干部清正、文化廉润的清廉机关。
(二)持续做好“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进一步巩固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成果,发挥“一章通办”优势,依托“潞州区政务服务平台”重塑办事流程,对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条件进行分类集成,最大限度合并要件,减少审批材料,推动项目建设“全代办”和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持续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强数据归集共享,建立健全审管衔接机制,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不断探索简审批、优服务、提效能的改革举措。
(三)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统筹作用,充分调动各行业领域、各镇街(中心)专班的工作积极性,及时总结市场主体发展中可推广复制的典型经验,宣传解读最新政策举措,全力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位。围绕强化市场主体服务保障,全力推进提升城市“烟火气”、壮大楼宇经济等“十大平台”建设,并研究制定配套工作机制。常态化推进入企服务工作,全面了解各类企业发展诉求,真正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类问题,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四)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24小时不打烊”“不见面”在线政务服务,推动更多高频电子证照标准化应用,打造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在“互联网+监管”工作中,加强部分重点监管领域数据汇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风险预警模型,形成风险预警线索推送、处置和反馈机制,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进一步规范我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统筹推动政务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层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迭代、整体推进和集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