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公开目录>依法行政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01236931-5/2020-07876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 2020-12-31
发文机关 长治市潞州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主题词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主题分类 其它 发布日期 2021-03-15

长治市潞州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

  2020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健委的精心指导下,区卫体局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夯实法治环境和基础,始终坚持把法治建设与依法行政贯穿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坚持法治对卫生和体育事业发展改革的引领、规范、推动和保障作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服务大局的法治意识,依法办事、依法决策;大力推进法治建设、依法行政和执法体制改革创新,推进卫体法治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区卫体局领导班子将卫生体育法治建设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把法治建设和推进依法行政纳入到卫生体育事业发展与改革中,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力度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将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纳入到述职内容。专题研究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包括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和涉法重大事项决策。主要领导对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高度重视,在对全区卫体系统法治建设进行了重点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对重要工作进行协调、部署和督办,一些涉及管理相对人权利的事情上,坚持做到依法办理。

  (二)健全法治建设领导机制。根据人事变动,区卫体局及时对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由局长任组长,负责全区卫生体育系统行政执法组织、实施、监督、指导等工作。将法治建设与依法监督、依法执业纳入了对区直各医疗卫体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和年终目标考核内容,明确了法治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并进行了检查考评。

  (三)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专门聘请了法律顾问,为行政决策提供专业法律支持。在干部学法培训、行政复议案件办理、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决策、重大事项处理和推进体制改革中,均邀请法律顾问全程参与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

  (四)积极开展学法教育。区卫体局党总支坚持把学法作为中心学习组的重要内容,对法治建设工作及依法行政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开展了多次学习活动。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落实情况》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精准掌握疫情防控形势,确保疫情防控信息畅通。动态掌握省、市有关疫情防控政策及工作要求,及时传达至区疾控中心,确保区疾控中心能按照规范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消毒消杀等。及时收集汇总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等资料,精准掌握相关信息,及时、准确规范开展疫情相关信息报告工作。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例,现已全部康复出院;报告疑似病例6例,已全部排除疑似。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94人,均已解除隔离。截至目前,区疾控中心分批对确诊、疑似病例及住院发热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32人次,密切接触者调查605人次。预防性消杀累计总面积303220㎡,累计214次。对疫点进行终末消毒累计消杀面积660㎡,累计3次。

  二是加强重点人群管理,筑牢防控屏障。加强确诊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重点地区返长人员、境外返长人员等重点人群排查管控及农贸市场从业人员、环境、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加强与公安、通讯部门信息互通,在信息比对的基础上,全面细致排查入境返长人员及中高风险区返长人员,全部建立台账并落实追踪管控措施。截至目前,累计摸排并建立管控台重点地区返长人员37246人,其中入境返长人员1079人。集中隔离点累计医学观察人员886人。区疾控中心累计完成送样工作343次,13092份;完成采样工作224次,8393份,检测71份。

  三是加强常态化及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组建了流行病学调查队、样本采集转运队、样本检验检测队、心理疏导队等4支疫情防控专业队伍,并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演练,提高实战技能。加强全员核酸检测能力检测,区疾控中心PCR实验室10月份建成,检测量达276人次/日,采用1:10混检技术可达2760人次/日。10月22日在潞州区人民医院组织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计78人进行了核酸检测培训,对鼻咽拭子采集方法、保存、转运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讲解及现场实操演示,并于10月29日组织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实操考核。集中培训结束后,各医疗机构开展内部培训考核,共计培训人员600余人。

  四是加强复工复产复学疫情防控指导。为保障复工复产复学后企业职工、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区疾控中心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完成对80余家企业、工地复工复产,160所中小学、314所幼儿园、8所高中、276所校外培训机构、43所中职及高考补习班、19所市直学校复学复课疫情防控督导工作。

  (二)加强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卫生防疫防控能力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以加强疾控体系、防护物资储备、实验室检测三项能力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3.24世界结核病日、4.25儿童预防接种日、12.1世界艾滋病日“三大宣传日”,加大重大疾病宣传,做好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四病”防治,提升慢病防控能力,完善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提升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准确率,继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提升系统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能力。

  (三)强化卫生健康执法监督,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进一步加强生活饮用水、消毒产品、公共场所、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的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全年共完成上级交办的专项检查任务14项,监督检查从业单位2084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2084份;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09件、罚款金额157000元;实现了案件查处率100%、国家“双随机”抽检完结率100%、山西省“双随机”抽检完结率100%、监督覆盖率100%的总目标。

  (四)抓好“三零”单位创建工作

  根据省、市、区委、政府关于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工作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组,确立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工作思路,加强了重要部位力量,建立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大排查,以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制单位建设、禁毒攻坚行动等,多措并举推进“三零”单位创建。

  三、全面依法治区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一)加强法治宣传。制定了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方案、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通过开展卫生体育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打击无证行医专项行动、五小行业集中整治、依法执业承诺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把法律法规普法教育与日常执法有机融合。结合“12. 4"宪法宣传日、艾滋病防治日、结核病防治日、职业病防治日、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和“依法行政宣传月”活动,面向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医院,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结合健康宣传和重大活动,把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送到群众手中。

  (二)积极推进法治创建活动。区卫体局为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步伐,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局印发了《长治市潞州区卫生健康和体育系统法治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及《长治市潞州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法治行政机关创建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区卫生健康和体育系统推进法治创建活动。局机关和下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参与推进开展法治创建活动的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计划

  在卫生体育法治建设工作中,区卫体局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区委、区政府和市卫健委要求还有差距,主要是:法治建设活动载体有待进一步丰富,法治创建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入推进。下一步工作计划如下:

  (一)全面推进卫生体育领域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快卫生体育系统法治建设步伐,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区卫体局、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所要分类推进法治单位创建,进一步提高全区卫生体育系统法治建设水平。加强卫生体育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卫生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精简、高效、便民、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加强行政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实施卫生体育行政检查公开制度。加快落实好行政处罚公示制度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发挥部门联合惩戒制度的作用,加强对市场主体监管。

  (三)持续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力度。有效开展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依法查处非法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安全和体育综合监督执法体制贯彻落实。

  (四)深入推进法治创建活动。卫生体育系统法治单位创建和法治试点建设,进一步扩大创建面,提高创建效果。

  (五)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做好卫生体育系统法规宣传活动,开展新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业,规范重大决策议事规则,规范监督执法行为,继续做好法治信息报送工作。

  

  

  

  

  

  

  长治市潞州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