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 2021-12-04
发文机关 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主题词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打算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日期 2021-12-08

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打算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文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十四五”规划、“八项目标”工作布局和年度重点工作,立足文旅强区,聚力全域旅游,以打造现代化山水名城核心区为目标,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旅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发展任务完成情况


1.省级考核指标(1项)年度文化惠民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根据省、市年度文化惠民计划,免费送戏下乡完成100场。全区拥有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49支,乡土文化能人艺人15人,文化带头人39人。开展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1380场次、乡土能人艺人开展文化活动180场次、乡土文化带头人组织开展文化活动468场次。

2.市级考核指标(4项):具体任务全部高质量完成

——实现旅游总收入在去年基础上增长20%。我区旅游收入达77.45亿元,指标增长24%;协助省第七次旅游发展大会,统筹完成了东明世纪金源酒店接待后勤保障工作完成了《太行云巅风情潞州》在《长治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媒体专版的设计组稿。

——发挥旅游带动作用聘请专家对老顶山“星空俱乐部”和角沿村悦源华好民宿酒店进行了考察和评估,评定结果指日确定,着力打造2处“太行人家”乡村精品旅游民宿。

——以关村、南石槽村改造为契机,培育南石槽村关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南石槽村设立旅游标识牌7块,规范停车场车位等周边环境,基础设施成效明显;关村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在进行,结束将跟进规范建设

——整合10处红色文化遗址和革命文物资源,推出潞州区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了以省抗日五专署刘伯承工厂旧址、八路军总部办事处故县旧址等为主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3.区级发展任务考核指标(13项):基本完成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打造文化旅游强区为目标,加大总分馆制建设力度。以区图书馆为总馆,建成市委南院、南垂耕读阁等15家分馆并免费对外开放。目前,全区45家城乡图书总分馆网络体系构建完成。区文化馆总馆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建立紫金街道八一社区、老顶山镇南垂村等10个文化馆分馆并开放。目前,39个文化馆分馆覆盖全区。

——组织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以精品奉献人民。全民阅读、书画作品展、民俗展示等系列活动有序开展;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百朵鲜花向党开”摄影展、书画展、“百年辉煌”党史专题展等系列活动5场;举办阅读推广活动60余场;区图书馆设立党史学习教育专架,为32家分馆配发党史类图书1500册供借阅流通;组织文艺队赴淮海、五马等社区(村)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百场;自办《潞州文苑》季刊4期,向全区免费发放。

——挖掘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大类19通过专家评审,在《潞州新闻》正式公布,涵盖传统音乐、美术、技艺、民俗等多个门类。

——围绕全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长治滨湖文旅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会议中心、接待中心、亭廊及园区周边景观绿化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长治市滨湖景观大道一期工程迎宾大道、桥梁(神农湖大桥)、电力及通信等配套管网工程全面完成;太行1号旅游公路——环漳泽湖旅游(支线)项目道路、桥梁、智能化系统、市政配套服务设施及景观节点工程全面完成

——启动《潞州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对沿漳河涉及文化、文物、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初步完成了《潞州区沿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草案)的编制。

——落实区2021年度文物专项考核。对标省纪委关于十一届省委第八轮常规巡视历史文物保护专项检查反馈的问题和市文物专项考核4方面工作,聚焦认领20个大项整改任务,制定整改方案,落实了主体责任方面和部门监管责任方面整改任务,目前已基本完成。市文物专项考核工作准备就绪。

——强化文物保护措施,投资完成了刘伯承工厂旧址一工部工房、三号厂房屋面抢救性保护修缮工程并投入运行。完成了二贤庄遗址保护提升工程,实施了屋顶修缮、内部仿古建筑维修等历史风貌恢复和周边环境整治。

——争取省级资金300万元,统筹做好革命文物展示利用工作。利用“抗日五专署及刘伯承工厂旧址”革命文物资源,加强与淮海集团合作,实施刘伯承工厂旧址整体提升(保护利用)工程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目前,工程实施方案经省文物局审批,展陈设计方案已通过市级审批,完成展陈大纲专家评审,并呈报区委宣传部审核,待审核后进入工程招投标程序具体实施。预计年底周边环境整治和陈列陈展工作可全面完成。

——强化文保单位消防安防安全建设。为14处文保单位配备了21套微型消防设施设备。完成了关村炎帝庙、故驿崇教寺、柏后神农庙消防安全配套工程立项和方案审批工作。配合区公安分局完成了全区文保单位“晋治安”社会治理APP注册工作。

——严格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实施文保单位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设置了文物安全责任牌。完成10处省、市、区级红色文化遗址的调查、认定和申报工作,“抗日五专署及刘伯承工厂旧”等4处被省政府核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八路军办事处故县办事处旧址”等7处文保单位被公布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持续推进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工作,制定了安全播出预案,指导区融媒体中心全力做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及建党100周年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工作,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政治建设:局班子带领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突出班子政治引领作用,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召开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等,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思想建设:局党组和党支部把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要求的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总要求,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突出亮点:打造了区图书馆、抗日五专署旧址等一批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党员干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30余件。同时,组织开展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百余场。不断强化中心组和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对中央、省市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学习、贯彻、落实。

——组织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扎实推进“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落实,坚持每月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四争四亮”党组织创建,不断深化“五型”机关创建,做到政治与业务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做好发展党员工作,2020年至今发展党员8名。贯彻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全力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作风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全区文保员争取补助资金40余万元;为区级4类19项“非遗”项目进行了评估认定等等。领导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区实施办法和细则,自觉抵制“四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遏制和杜绝不正之风。

——纪律建设: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制定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谈话制度》《领导班子和成员廉政季度报告制度》《工作人员遵规守纪、反对“四风”承诺书》,层层签订了《廉政目标责任书》。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我局未出现超标办公用房、违规用、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现象;未产生“三公”经费支出现象;未发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典型案例。全面完成了政治监督专项检查认领的7方面工作任务。

——能力建设: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制度,制定完善了“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工作制度。以省委巡视督查整改和文物巡查为契机,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场管理等工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

1.关于完成启动《长治市潞州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建议区政府启动编制工作,拨付专项经费

2.省纪委关于十一届省委第八轮常规巡视历史文物保护专项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和市文物专项考核工作,还有三项需区政府予以协调解决。

1)关于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不严谨。炎帝铜像是1995年建成的现代建筑,于1999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市保单位“炎帝铜像”应由市人民政府进行复核并公布。

2关于编制《长治市潞州区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长治市潞州区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方案》需要专项经费。议启动该项工作,拨付专项经费

3)关于公布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工作。目前,我区对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67处)进行了公示。根据市规划部门对报送的编制资料的反馈建议,经委托第三方勘核调整后已上报市规划部门审核,待通过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可予以公布。

(四)获得市级以上荣誉

2020年度长治市文明单位;2020年度长治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先进集体;2021年长治市乡土文化能人技能大赛组织奖;2021年山西推动全民阅读“优秀推广单位”;《南湖的红船》获得2021年山西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三等奖。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核心区”为主线,聚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能力,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文旅具体工作如下:

文化工作方面: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5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文化驿站。

——围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0.5公里为半径主城区100%的街道、社区实现5分钟文化休闲娱乐圈;全区各镇、街道(中心)有综合文化站和文化馆、图书馆分馆社区、行政村有文化活动中心。

——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进一步完善区文化馆国家一级馆功能;完成区图书馆国家公共图书馆一级馆评估验收。

——持续实施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举办“潞州讲堂”开展全民阅读、书画作品展、戏曲展演等系列文活动

旅游工作方面:

——编制实施《长治市潞州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启动东山带民宿群建设项目。全力推进“沿山”康养文化旅游产业带和“沿湖”文化旅游娱乐产业带建设打造以潞州区为核心,服务半径为150公里的太行山腹地旅游枢纽城市。

——完善《沿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支持漳泽湖国家湿地公园、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以核心城市休闲娱乐服务的新空间康养旅游的目的地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挖掘老顶山炎帝文化、塔岭山红色兵工文化、二贤庄侠义文化、师旷古太极文化等厚重文化底蕴,打造老顶山炎帝农耕体验园、二贤庄隋唐文化旅游园、塔岭山红色兵工教育基地等古色、绿色、红色、特色文旅品牌

文物工作方面:

——编制实施《潞州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和《潞州区重点文物单位保护利用专项规划》。

——完善文物应急平台建设,加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设施投入,把国省保和重点市区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全区“雪亮”或“天眼”工程。

——建立潞州区文物专家委员会,为全区文物保护提供专家决策咨询和人才支持。

——加大文保单位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力度。加强馆藏文物的展示利用,实现抗日五专署旧址教育基地的提档升级,实施刘伯承工厂旧址提升保护工程。加强政校联合,挖掘太行军工精神,努力打造成“红色潞州”特色教育基地。按照省AAAA级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标准,实施二贤庄提升利用工程。

——加强重点区级水毁文保单位、红色文化遗址和革命文物的抢险修缮。

——发掘区革命文物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革命文物故事,依托潞州讲堂,举办文物讲座和区红色讲解员大赛。

广播电视工作方面:

——持续推进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工作,做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安全播出工作。

撰稿人:魏月炉

校对人:李  

主要领导签字:

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