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开目录>部门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4-30415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4-06-12 |
发文机关: 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发布日期: 2024-06-18 |
2024年上半年,潞州区文旅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助推文旅工作提质增效
1.着力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局党组集中学习、“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党纪条规的学习,坚持在学思践悟中增强政治定力,筑牢遵规守纪思想防线。
2.着力抓好党建基础工作。扛牢党建主体责任,努力抓好支部“五化”建设,对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组织生活等进行了集中自查整改。同时,健全和完善局机关党员活动室等场所,打造党建文化长廊,进一步丰富党建文化内涵,实现党员活动阵地效能的最大化。
3.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区纪委全会精神,积极配合区委第一巡察组对我局的巡察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学习培训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重点岗位的监管工作。同时,大力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结合文旅工作职责,积极指导区图书馆及文化馆开展清廉文艺作品艺术展览和清廉文艺作品创作。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反腐败工作专题会议1次,开展谈心谈话35人,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多方式对干部职工进行警示警醒教育,提醒干部职工严守党内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廉洁底线,打造风清气正,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实干型机关。
(二)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带领区图书馆全体干部职工在进一步为广大读者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和谐氛围的同时,创造性发挥教育宣传阵地作用,积极为市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精神大餐。同时,积极指导区文化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文化惠民举措不断丰富。组织申报山西省群众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46支;乡土能人艺人15人;乡村文化带头人39人。持续推进“三个一批”活动进度,各镇、街道(中心)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完成群众文化活动842场次,完成年度总任务量的61.01%;乡土能人艺人完成103场次,完成年度总任务量的57.22%;乡村文化带头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77场次,完成年度总任务量的59.19%。同时,制定2024年送戏下乡实施方案及初步演出计划,并按照演出计划有序开展“送戏下乡”相关工作,上半年共完成演出任务23场。
(三)加大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力度,提高活化利用水平
1.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有序组织故驿崇教寺、关村炎帝庙、西长井灵泽王庙等保护修缮项目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故驿崇教寺(国保消防)、关村炎帝庙(国保消防)西长井灵泽王庙(省保修缮)、南天桥关帝庙(县保修缮)、嶂头龙王庙(县保修缮)等保护修缮项目均按期复工;六府塔(市保修缮)积极备料,已于今年清明节后如期复工。二是积极开展文物保护项目资金申报工作。上半年以来,南垂府君庙、玉皇庙成功申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山门村三官庙、秦家庄原光庙、嶂头龙王庙等新建(续建)文物保护项目积极申报市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北董前庵、八路军总政治部中村旧址、故驿玉皇阁等11处县级以下不可移动文物积极申报“2024年政府一般债权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截至目前,共争取国省级文保专项资金300万元,现已全部到位,市级资金正在积极申报中。以上所有项目均按照立项、方案评审、预算审核等程序严格有序落实。三是切实加强文保员队伍管理和培训。组织全区的国家、省、市文保单位文保员召开了消防及业务知识专题培训会,进一步提高了全区文保员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文保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升文物保护的水平增添了助力。
2.文物保护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做好文物安全监督检查。上半年以来,共开展文物安全检查40余处,针对乱堆乱放杂物、私拉乱接电线、不当悬挂灯笼、环境卫生较差等问题隐患基本整改到位。二是积极开展文物资源调查核查工作。共完成基本建设项目用地“文物核查”工作42项,为充分了解我区文物的现状、特点和价值,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稳步进行。根据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组织成立了局工作专班和普查队伍,4月我区作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长治试点,完成了全市试点工作“实地调查”阶段启动前的大练兵、大演练任务,并建立了文物名录、编制了实施方案、建立了普查队伍,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4.非遗传承发展逐步推进。一是积极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宣传展示活动。春节期间线上开展“非遗陪您过大年”,共推出8项区级非遗名录项目;开展“潞州锦绣”进商城(万达商场、华诺超市)宣传展示展销活动;组织上党女红、堆花、南街杨氏肉丸、一分集市潞州区非遗项目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届校友市集活动;积极筹备我区“上党女红”“堆花”“杨氏肉丸”“一分集市”等非遗和文创企业赴武汉参加“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暨“智汇长治·才聚太行”武汉专场活动。二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实地授牌。今年以来,为“古法旗袍制作技艺、李氏健康正骨疗法、鹿家庄村二月二古庙会、无极太极拳、瑞福宣花馍制作技艺”等11项潞州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了实地授牌,切实将服务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三是积极组织非遗项目申报相关工作。组织“长治堆锦、上党女红、堆花艺术”项目保护单位参加“2024年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2024第六届中国(大连)国际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山西展团的申报工作;组织老顶山街道南垂村积极申报“山西省文化产业特色村落”的相关工作。
(四)以文旅康养“151995”计划为指导,补齐文旅短板
一是根据《长治市商务局、长治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开展核心夜间经济聚集区、地标性商业集聚区、大型夜间美食示范区评选的通知》要求,联合区商务局对潞州区申报资料和实地进行严格审核,圆满完成9家特色街区申报工作。分别是:正则时代广场、未来汇文化创意园、潞鼎万达广场3家核心夜间经济集聚区;城隍庙广场1家地标性商业集聚区;桥北美食街、淮海小吃街、东钢便民市场、王庄春草集贸市场小吃街、鹿达美食汇5家大型夜间美食区。二是严格落实市政府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工作任务。帮助指导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在对照国家标准,完善标识标牌、旅游超市、文创产品等旅游要素;结合“千万工程”项目,积极培育一批市级星级精品民宿,上半年,组织专家学者对全区的优质民宿进行了摸排调研,梳理出10余家品质良好的民宿企业,下一步将对照标准进行重点打造,力争在年底培育4-5家精品;针对塔岭山损坏浮雕积极开展修缮工作;升级改造一批旅游休闲街区和夜经济旅游消费集聚街区;积极推进二贤庄遗址文化公园项目建设,上半年实现园区部分开园。三是加强合作,补齐文旅融合发展短板。深化京长对口合作,进一步完善“潞州·海淀”文创展销平台,打造一批带有潞州符号的文创产品;加强与高校联合,加快实现文旅深度融合。上半年,与长治学院中文系、旅游管理系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共同策划和实施文化旅游相关项目,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互联网+大赛,旅游线路设计、文化产品开发等。四是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积极组建成立长治市潞州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整合重组国有文旅资源,发挥国有企业在产业资源、产业培育、股权运作、引资融投资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进全区文化、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为进一步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区奠定基础。
(五)聚焦管服并重,文化旅游市场规范有序
一是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多次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形成上下级、部门之间联动机制,为打造风清气正的文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强化文旅市场服务监管。坚持依法监管,对全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游戏游艺场所和剧本娱乐场所进行安全检查;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与监管服务平台,对全区文化市场动态进行实时监管;开展全区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并按步骤有序开展。三是宣传培训和专项治理齐头并进。制定了2024年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并按要求向应急管理局申请安全培训专家;开展文旅行业隐患排查治理,并对景区、文旅企业等进行了消防安全专题培训,切实做好文旅系统安全生产工作。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以来,我局各项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认真履职,依法行政,推进文旅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谋划一批文旅康养产业项目。跟踪推进二贤庄遗址文化公园、区文化馆提升改造及军工博物馆、老顶山氧森谷森林民宿集项目的建设。同时,配合区直相关部门合力推进郊野公园、云步商业街、帝景广场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
(二)冲刺一批品牌创优项目。帮助指导漳泽湖城市湿地公园完成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培养打造1-2个省级休闲旅游街区及夜间旅游消费集聚街区。培育一批市级精品民宿品牌。
(三)开发一批特色文创产品。鼓励指导文创企业及非遗企业开发一批具有潞州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并建设文创园。
(四)提升一批新型文化空间。完成区文化馆的提升改造工程,打造潞州文化新地标。完成“送戏下乡进村”工作任务。创作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讲好非遗故事,积极推进申遗与文旅深度融合。
(五)修缮一批不可移动文物。通过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利用政府一般债券的形式,修缮一批亟待修缮的不可移动文物。完成区级以上文保单位安全监管系统的建设。完成“古韵潞州”精品文物集的编纂工作。
(六)举办一批文旅主题活动。组织策划举办潞州“非遗+文创”展、潞州美食文化节等一批带有潞州元素的文化节庆活动,全面打造潞州旅游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