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开目录>部门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3-10814 | |
发文字号: 潞文旅发〔2023〕3号 | 发文时间: 2023-01-31 |
发文机关: 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发布日期: 2023-02-17 |
2023年,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以区委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中心区为新起点,以打造长治市文化和旅游“会客厅”为目标,结合“十四五”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我区文旅事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的领导。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党建+业务”内嵌融入、同频共振的新路径,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五个牢牢把握”,深刻领会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推进学习贯彻新思想走深走实,形成党建品牌化、制度长效化、载体特色化、活动研究化和服务常态化的良好机制。坚决守牢安全发展红线,全面提升文旅市场综合监管水平,全面贯彻“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面扛起文旅企业安全生产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15条措施,实施定期督查、上下联动等安全“闭环管理”模式,守住文旅安全红线,筑牢文旅发展底线。
——坚持项目引领提质产业发展。坚持“建成一批、引进一批、培育一批”理念,以争创更多“第一、唯一”品牌的目标,加快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二贤庄文化遗址公园的提档升级改造,立足二贤隋唐英雄单雄信的传奇人生和文化积淀,以国家4A级景区建设标准,通过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隋唐二贤核心文化活动区、隋唐民宿体验区、5G网络停车场等基础硬件设施,把二贤庄打造成集亲子研学、文化体验、城市休闲、精品民宿等为一体的潞州文物旅游融合新名片。二是依托“老顶山、塔岭山”的区位优势,利用关村、南垂、双桥庄、老巴山、中山头等村庄的特色乡村文化资源和古民居资源,对照《太行山居》基本要求,深入推进沿东山民宿群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底打造5个具有潞州特色的民宿旅游示范点。
——持续夯实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强化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100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站(室)配备卡拉OK、电子阅览、互联网接入等基础设施设备,逐步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功能。二是建设10个社区(村)基层文化活动室,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辐射、带动全区基层文化发展。三是按照国家一级文化馆标准,对文体中心进行全面改造升级,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功能,最大程度满足全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四是为淹村、陈村、蒋村3个村配备足额的文化健身器材,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着力打造潞州区文旅康养集聚区。依托我区地域文化旅游特色优势,紧紧围绕“一山、一水”优势资源,着力壮大“山水”品牌,全面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文旅融合的文旅康养集聚区。一是推动一批景区(点)提档升级,支持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长治城市湿地公园创建国家3A级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二是着力培育旅游新业态,依托我区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山水文化等优势资源,重点推出老顶山康体健身游、刘伯承工厂红色教育游、长治城市湿地徒步游、老顶山民宿体验游4条精品旅游线路,逐步形成春踏青、夏乘船、秋摘果、冬养生的潞州“四季旅游”图谱。三是聚力全域旅游,对漳河沿岸的古色、红色、绿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与市文旅中心的合作,依托漳泽水库和长治城市湿地的优势资源,强力推进沿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
——持续加大文化保护利用工作力度。积极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启动省保西长井灵泽王庙保护修缮工程,稳步推进六府塔保护修缮、花园街15号民居抢险及排水以及中村申家大院申遗数字化等工程的顺利实施。严抓文物安全工作,与公安、应急消防等机构联合落实防盗抢、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确保全区文保单位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持续开展文物法律政策宣传、文物保护利用知识普及,营造文保知识“家喻户晓”的良好氛围。
长治市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