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商务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3-63162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3-12-06 |
发文机关: 区商务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其它 | 发布日期: 2023-12-20 |
今年以来,区商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和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积极应对各种困难,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促消费、稳外贸,商贸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我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助推商务事业发展
区商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等理论学习与局机关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学促干、以干践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惩防并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我局坚持每周一召开工作学习例会、周四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形成了一周两学工作制度,集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推动领导班子创新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打造清廉型、模范型和学习型机关。围绕全区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为推动商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积极落实全年目标,保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月份,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47.6亿元,同比增长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占到全市总量的78%。1-11月份,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累计完成476亿元,占到全市总量的25.6%;限额以上零售业累计完成141亿元,增速3%,占到全市总量的80%;限额以上住宿业累计完成4.3亿元,占到全市总量的76%,增速17.7%;限额以上餐饮业累计完成4.48亿元,占到全市总量的48%,增速15.7%。全年社零预计完成418.3亿元,同比增长7%。
2.外贸进出口总额。全年目标任务增速5%。截至12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2.4亿元人民币,增速-7.8%。
(三)加快推进消费城市建设,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今年以来,我局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优化第三产业结构、提升市场消费活力,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为繁荣消费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区新型消费呈现出以下特点:
1.电子商务发展较快。据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潞州区全区年销售额上亿元电商企业2家(小亿互联网、艾克兰斯),2023年网络零售额总量在全省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太原市小店区和迎泽区。同时,我局选择城隍庙社区、安康社区、演武社区、省建巷社区、金融社区作为试点,完善快递收发站、自提点等设施,加大智能零售终端、智能末端配送体系在社区布设力度,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2.联动促消成效显现。坚持“线上线下”联动促进消费,今年以来,我区先后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1420万元,累计带动市场消费4.3亿元。携手达洋、国美、美的、海尔举办“长治2023年海尔家电健康焕新惠民补贴”活动和“潞州区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季专场补贴”活动,活动销售额达2300万元。今年1月份,在全市举办的“2023年线上年货节暨乡村e镇网红直播带货大赛”活动中,获得“直播最强县(区)”称号;8月份,组织我区优质主播参加“百名主播扶产助农直播大赛”,并在本次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3.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以潞鼎国际、东尚理想城、东山国际、成功大厦、华龙大厦、易淘电商信息产业园等五座商务写字楼为依托,我区楼宇经济品质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推动了楼宇建设优化提升、促进了楼宇企业提质增效。城隍庙广场、正则时代广场、桥北小吃街、淮海小吃街等13个夜经济集聚区初具规模,史家庄小吃街、省建巷夜市、东华门小吃街、县前巷、炉坊巷等10个聚集区得到积极培育,我区被省商务厅认定为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
4.特色活动亮点纷呈。我局先后在城隍庙广场举办“潞宝杯唱响长治”歌唱大赛,举办10场“筑梦青春”消夏晚会,积极组织各类商家开展展销活动,累计带动消费超5000万元。“戏聚长治·唱响盛世”活动邀请近30个剧种150多位名家和青年领军人才,连续7天直播创下在线观众1.75亿人次的戏曲传播新纪录。成功举办环湖马拉松、青岛啤酒节等品牌节会。借鉴贵州村BA成功经验,成功承办全国村BA山西选拔赛,赛事期间,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扩大了“壮美太行、山水潞州”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5.文旅产业发展迅速。文创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我区现有工艺美术生产企业、研究所、工作室21个,堆锦专业博物馆2个,文创产品品种15个,其中长治堆锦、长治彩塑、长治女红(布艺)是潞州区特色工艺美术品种,文创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基础。康养融合加快推进,依托老顶山森林公园夏季舒适清凉、风光秀美、“山下盛夏山上春”的自然生态资源,发掘滴谷寺、双桥庄原有的农家乐资源和优势,打造了富有潞州历史文化特色的精品民宿客栈壹田壹墅、星空小镇等,逐步形成了双桥庄康养、老顶山景区旅游、户外越野、休闲露营的精品路线。
(四)始终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各项工作协同发展
1.商贸流通方面。一是大力拉动消费。为进一步做好助企纾困工作,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稳定消费预期、释放消费潜力,今年6月16日启动潞州区“晋情消费·惠享潞州”促消费系列活动。采取“政府补贴、平台支持、商户让利”组合方式,以数字消费券方式向消费者发放。汽车类消费券共核销919.7万元,带动消费38821.7万元;非汽车类消费券核销491.29万元,带动消费4692.74万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区商贸经济消费增长,尤其是汽车、餐饮、住宿、零售、成品油等品类的消费;二是开展家电补贴活动。前期为激活消费潜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普惠补贴活动。今年先后组织我区海信、美的、海尔等品牌家电连锁企业开展“健康家电普惠补贴”活动、“绿色智能家电补贴”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区商贸经济增长,带动家电行业消费1000万元左右;三是助力发展夜间经济。制定印发了《长治市潞州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为发展夜经济提供了政策保障。以城隍庙广场成功申报为山西省2022年夜经济聚集示范街区为契机,积极打造丰富正则时代广场、桥北小吃街、淮海小吃街、未来汇创业园、春草生活广场、景家庄市场等初具规模的夜经济主体,呈现出一镇(街)一特色夜间经济集聚区;四是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今年按照省厅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星级认定工作的要求,我局积极组织符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申报条件相关街道属地社区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政策解读,并深入社区进行现场指导。目前已推荐申报五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两个社区,分别是:城隍庙社区、史家庄社区;申报四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五个社区,分别是:淮海社区、清华社区、香阅四季社区、长兴社区、长兴北路社区。
2.外贸进出口方面。一是突出政策引导。通过走访调研和企业微信群等形式进行商务政策宣讲,使外贸企业能够及时掌握中央、省市区有关外贸扶持政策,促进我区外贸企业健康发展;二是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国际展销会、博览会,引导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在开拓了视野同时,也拉动了外贸增长点。
3.项目建设方面。2023年重点商贸流通项目共13个,其中完工项目2个:火车头水果交易中心,总投资3000万元;冷藏库基础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两个项目目前已正常运营。在建项目11个:潞阳门中路商务楼、三道营商务楼、长轴综合服务市场、希尔顿欢朋酒店、购物中心综合楼,五马便民市场、百厚大厦、博源超市城西店、紫坊农贸市场、东山水岸(商业综合体),宏门便民市场;拟建项目1个:维尔曼民宿。
4.电商发展方面。一是制定了《长治市潞州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以电商产业优势为抓手,大力发展电商新业态。推动直播电商新业态发展做好区内带货主播和带货企业的宣传推广培训工作。二是扶持电商小镇发展,以电商小镇为依托,带动我区农特产品的销售。今年1月份全市举办的“2023长治线上年货节暨乡村e镇网红直播带货大赛”活动,我局代表潞州区政府组织电商企业参加比赛,获得全市2023年线上年货节暨乡村e镇网红直播大赛直播最强县(区)。三是组织辖区内锦绣坊、杨氏肉丸、神农智华生物等相关电商企业参加东方甄选山西专场直播活动线下展会和长治市2023年网络购物节展示展销活动。
5.对口合作方面。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与长治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2—2026)》有关部署和要求,推动我区与海淀区在商贸流通领域对口合作实现良好开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对口合作工作的要求,我局7月23日、8月22日先后两次赴北京海淀区参加两区对口合作交流会,并与北京市海淀区商务局签订了《共同推进两区“商务”领域对口合作框架协议》,11月24日,海淀区商务局率领25人的商务考察团来我区对接交流,共签订12个合作项目,18份意向书,涵盖二手车经营、家政、农特产品进京、电子商务发展等多个领域,结出丰硕成果。
6.政策扶持方面。一是新增服务业入统企业省级奖励资金。对120家2023年新入统服务业企业(商贸企业104家,服务业企业16家),争取2023年新入统服务业企业省级奖励资金,每家5万元,共计600万元,以此激励企业发展动力。二是为我区高科华杰光电、中德型材、三恒科贸等重点外贸企业争取国家省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共计41.72万元;三是为绿河源商贸、山西易淘等电商企业争取2022年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共计89万元。
7.家政养老进社区。根据山西省11厅局转发国家11部委《关于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按照省市区工作部署,为进一步推动家政进社区工作,深度融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断促进我区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到2023年底,初步选择打造5家家政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试点机构,家政赋能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初见成效。一是支持家政企业与社区养老服务载体融合共享;二是加快家政进驻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三是推进家政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扩容升级;四是推进创新社区养老助餐服务。
8.安全生产方面。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区商务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商贸领域行业监管安全生产工作,有力提高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系统协调性。印发了《潞州区商贸领域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方案》,先后召开了全生产工作会议20次;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全力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压实双方第一责任人责任,同时要求建立定期隐患排查、隐患研判制度,要求各企业定期召开隐患排查研判会议,要求对每一条隐患排查展开具体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形成闭环管理机制。根据区安委会安全生产培训方案,要求各企业做好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应急演练和重要时段值班值守等常规性工作。三是落实监管责任。对全区在营加油站点、大型商超和下属基层国有企业等经营场所进行常态化安全检查;加强“五一、端午、国庆”等重要大型节假日期间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大检查隐患排查活动力度,截至今年12月份,累计出动安全检查人员225人次,检查企业205家,共排查出问题隐患96条,限期整改52条,当场立即整改44条,各企业均已按照相关要求整改到位,确保商贸领域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存在问题
商务部门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缺乏有效手段,加之行业内多为私营企业,管理难度大。主要问题:一是个别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制度不完善;二是个别私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无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无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等情况。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入推进主题教育走实见效。通过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增强改作风转作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商务系统干部队伍。
(二)持续开展重点任务攻坚。一是促使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再上新台阶。按照“限上企业抓增长,达限企业抓入库,近限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的原则,通过“查漏纳新一批、挖潜提升一批、引进发展一批、扶持壮大一批”的思路,强化与统计、税务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畅通申报渠道,加大商贸流通企业的规范引导和培育扶持力度,以高质量的企业入库促进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培育外贸增长点。积极执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奖励扶持政策,提高企业发展积极性,鼓励我区具有外贸进出口资质的中小企业自营出口,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激发消费市场新动能。利用大型节假日,引导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活跃消费市场。
(三)持续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是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着力完善商贸领域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加强安全基础和能力建设,推进安全监管方式方法创新;二是发展壮大电商平台。加强与阿里、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和网络科技公司的对接联系,争取每年创新举办1-2场网络购物节,力争申报1-2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重点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落地,鼓励传统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拓更大市场;三是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增量。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部门联手协同等方式,聚焦实体零售、餐饮、汽车等重点消费领域,扎实推进常态化促消费活动,推动吃、喝、玩、逛、购等方面消费供给提质增量,着力营造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的促消费浓厚氛围,进一步释放群众消费活力,点燃城市“烟火气”;四是持续推进家政养老服务工作全覆盖。我局将家政进社区工作作为促进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区选择基础条件好、管理运行规范的社区作为试点,指导社区结合实际,创新融合模式和服务内容,开展家政进社区工作和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和尝试,积极摸索工作路径,重点打造家政服务网点和信息一体化建设,为全区整体工作先行先试;五是抓好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开展重点商超文明创建包保,设立文明督导员,及时规劝不文明行为,加大文明城市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形成文明消费习惯。
2024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决策部署,持续强化全局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以一往无前的奋发姿态,为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中心区,贡献一份商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