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生态环境局潞州分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2-80001 | |
发文字号: 潞州环发〔2022〕51号 | 发文时间: 2022-12-05 |
发文机关: 长治市生态环境局潞州分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生态环境局潞州分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发布日期: 2022-12-05 |
2022年,长治市生态环境局潞州分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总要求,坚持减污降碳、扩绿增长,认真落实市、区工作安排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人民群众对蓝天碧水净土的认可度、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一、指标完成情况
涉及大气两项(优良天数比例、PM2.5平均浓度),水两项(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劣Ⅴ类水体比例),截至目前,省市未下达年度考核指标,结合市里通报情况来看,达到序时进度,力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截至2022年11月30日潞州区优良天数263天,优良率(78.7%),PM2.5浓度35μg/m3,综合质量指数4.14。全市排名第5名。
辖区5个地表水控制断面2022年1-10月水质情况为:国考断面北寨Ⅲ类;省考漳泽水库断面Ⅰ类,黄碾断面Ⅲ类;市考暴马断面Ⅳ类,陈村桥断面Ⅳ类,全区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了60%,国省考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了100%。
二、重点工作情况
(一)高效完成环保督察整改。为切实做好我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按照省市要求,我区制定了《长治市潞州区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并上报市整改办进行备案。根据省整改办关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开展验收销号的通知要求,我区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需销号清单涉及我区任务1项(煤炭消费未实现负增长),已完成销号;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需销号清单涉及我区任务共11个方面17个问题,按照整改完成时限划分,立行立改1项,2021年年底前完成5项,2022年年底前完成6项,2023年年底前完成4项,2025年年底前完成1项。已到整改期限需销号的任务共6项,区整改办牵头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完成了资料的收集上报工作,已完成销号5项并上报市整改办,剩余一项正在积极进行销号。
(二)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1.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一是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加强工业企业管控,完成了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重点行业VOC治理。基本完成了钢铁焦化行业深度治理改造工作,有序推进了焦化企业备用干熄焦建设,积极应对不利天气条件,印发应对不利天气通知8次,启动1次橙色预警,对239家涉气企业实施差异化减排措施,重点对钢铁、焦化、电力实施协商性减排,全力减少工业企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扎实做好重点行业碳核查工作,配合省厅委托第三方核查机构顺利完成对电力、钢铁、化工企业上年度碳排放数据的核查工作,稳步推进电力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1016台。二是发挥牵头作用,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环保责任。在主城区范围内开展多轮次城市大清洗,出动7502车次,40697人次,清洗面积约80862万平方米。多部门联合开展路查路检,重点查处未上生态环境部编码号牌、冒黑烟及超标排放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查天然气货车358辆,柴油货车2077辆,查处尾气超标74辆,处罚金额7400元。推进200余家烧烤经营单位实施碳改电,改造后餐饮油烟排放量明显下降。印发了秸秆禁烧通告,加强了巡查检查,结合市里反馈卫星遥感监测秸秆禁烧火点信息,及时对火点进行处理。三是突出重点时段,开展集中攻坚。集中开展了臭氧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对52家涉及VOCs重点企业进行分级管控,督促4家重点企业按规定完成LDAR,督促使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的企业及时更换活性炭,并做好日常记录;同时对60家从事干洗服务企业和干洗店进行了排查,未发现需淘汰的开启式干洗机。集中开展了大气污染“百日攻坚”行动、紧盯空气质量改善开展四大专项行动等,持续对工地扬尘、裸土裸地、餐饮单位、工业企业、加油站等进行督查检查,排查整治大气突出环境问题。四是围绕重点区域,开展重点管控。围绕五个国控站点重点区域,抽调环保、市场、综合执法、环卫、街道,继续发挥环保专项工作组作用,以散煤复烧、焚烧秸秆、油烟污染、裸土裸地、工地扬尘污染治理为重点,深入查找污染源,实施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2.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一是加强工业企业排污管控。持续推进霍家工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废水零排放改造工作,截至目前,霍家长化合成橡胶完成了废水零排放改造;霍家工业公司改造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新埔木糖实施废水治理升级改造,由长治市生态环境局根据相关规定核发了排污许可证。二是强化入河排污口排查管理。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并持续更新入河排污口信息。现有入河排污口37个,均按要求进行了登记建档更新。三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按照要求对我区千人以上供水工程进行了摸底排查,全区共有13个千人供水工程,正在完善水质监测项与编制划分技术报告工作,并按时序推进保护区划分。
3.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一是持续推进潞州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整改工作,印发了《长治市潞州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工作整改方案》,根据文件要求13宗地块于2022年9月底之前完成整改并将地块信息上传到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目前13宗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工作均已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评审。2022年下半年新增的两宗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已于11月完成编制工作并通过了专家评审。二是持续推进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及整改。潞州区涉及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共7家企业,2022年新增1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长治高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0月30日该企业已完成编制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三是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两个100%的要求,全面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置的环境监管,要求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医疗废物处置台账。完成了潞州区39家医院的管理计划审核工作。四是制定了《长治市潞州区2022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潞州环发〔2022〕11号),于4月21日组织辖区内产废单位进行了危险物规范化管理线上培训工作。同时完成了对辖区内32家危废产生单位和3家危废经营单位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
(三)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一是专业实施北寨、黄碾两个人工湿地的运行维护,确保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流域水质明显改善。二是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16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正紧抓施工中,预计年底完工。
(四)持续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一是强化日常执法,优化执法方式。截至目前,按“双随机、一公开”相关规定及程序,共出动300人次,检查一般排污源126家次、检查重点污染源24家次。将移动执法系统作为重要载体,现场执法检查同时利用移动执法APP上传执法数据349条,有效提升环境执法有效性和针对性。及时受理12369环保热线及12345政务服务举报问题,截至目前,共受理12369环保热线24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513件,已全部办结。二是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扎实开展“利剑斩污专项执法”、“百日攻坚专项执法”、“涉VOCs行业专项执法”、“建设项目自主验收及排污许可执法专项执法”、“污染源自动监控专项”等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加强辖区环境监管,及时发现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开展了环境隐患排查整治,事后处置变事前防范,把环境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持续提高执法效能。今年以来,通过执法检查、在线监控等方式,累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7起,罚款106万元。
(五)全面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制定了清廉机关建设实施方案、2022年度任务清单和机关作风集中整治问题台账,成立了工作专班,落实了工作责任,明确了任务要求和完成时限,全面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及时跟进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进一步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开展了机关作风集中整治、专项警示教育、树清廉家风建清廉家庭走访、党员廉政承诺等活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持续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清廉机关建设初见成效。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今年气象条件总体不利,污染天气多发频发,尤其是6、7、9月连续出现的高温低湿强日照天气,臭氧污染严重,对我区优良天数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我区的生态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环境隐患风险突出,现有的执法能力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缺乏先进的执法设备和环保专业技术人才,执法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环境执法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继续以巩固提升空气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结构优化调整,聚焦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柴油货车污染等当前突出大气环境问题,强化区域协同治理,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全面提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再提升。
(二)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强化监督检查,持续巩固企业污染治理提标改造成果,督促企业提升废水回用率;与市生态环境部门对接,推进入河排污口精细化管理,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医疗废水达标排放,持续开展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防治。
(三)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加强对工业固废非法倾倒检查力度,对辖区内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物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非法倾倒点进行整治,继续巩固和加强固废堆场的“三防”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潞州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整改及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
(四)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抓好北寨人工湿地、黄碾人工湿地运维工作,高标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年度规划完成剩余村的治理任务。
(五)集中力量集中整治冬季攻势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攻坚,以存量问题“清零”、隐患问题“清底”为重点,以最严的措施、最高的标准和最硬的手段,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痛点”问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