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水利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5-02473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4-12-10 |
发文机关: 长治市潞州区水利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水利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4-12-10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区相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二届八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两会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凝心聚力、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务求取得实效。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资金争取和获得荣誉情况
2024年,区水利局共争取上级资金9561.7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980.9万元(故南蔬菜科技园3400万元、移民直补资金672.9万元、移民项目资金861万元、其他防灾减灾资金47万元),省级资金2721.27万元(浊漳南源防洪能力提升项目2434万元、农村供水维修养护等100万元、漳泽灌区项目前期资金100万元、移民直补配套资金57.27万元),市级资金34.82万元(移民直补配套资金),专项债券资金1500万元(老顶山沿山供水项目),区级配套资金324.75万元。此外,已列入中央和省级水利资金计划,尚未到位资金585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000万元(浊漳南源下游生态治理项目),省级资金3850万元(岚水河防洪能力提升项目2200万元、浊漳南源防洪能力提升项目500万元、石子河岸坡治理追加资金1150万元)。2024年潞州区入选全省首批县级现代水网先导区(全省共5个县区入选),为今后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奠定了基础。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强化理论武装、全面从严治党,机关作风建设得到新加强
一年来,局党组始终以新思想滋养初心、以真作为践行使命。一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每周一上午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班子成员轮流领学,使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发挥长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二中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条例,深入学习国家和省、市、区相关会议精神,学习水利法律法规以及水利业务知识,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截至目前共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38次。二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水利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及时调整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开展廉政教育4次,每月开展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党的建设引领带动水利工作扎实有效展开。三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各项巡察检查工作,对照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全面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四水四定”,突出幸福河湖和水美乡村建设,推进漳泽灌区修复建设等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逐项认真研究部署,逐一细化落实措施。
2.紧扣常态长效,突出标本兼治,集中整治扎实有效开展
局党组第一时间成立了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切实担负起集中整治主体责任,先后11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组织力量对农村供水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自查自纠,建立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实施挂图作战、督办推进、销号管理,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坚持把治标与治本紧密结合,既大力整改具体问题,又注重加强建章立制,对可以立即整改的问题,立行立改、应改尽改,并将各项措施通过制度性安排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对不能立即整改到位的问题,认真分析存在原因,找准解决对策,拟定整改方案,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整改落实。制定完善了《长治市潞州区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制度》《长治市潞州区农村供水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小型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制度》等7项制度 ,推动集中整治常态长效。
截至目前,共自查发现问题25个,目前已整改问题25个,整改率100%,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5个,形成问题线索1个,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个,已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个,推动解决率100%。普及自来水126个村,普及率100%,惠及人数25.42万人,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20.97万人,覆盖率82.5%,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人口13241人。
3.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排查整治隐患,防汛抗旱工作有了新进步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区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一是建立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防汛抗旱“叫应”工作机制。制定落实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分部门责任制、防汛值班工作制、岗位责任制、包片岗位责任制及技术责任制;及时修订了《长治市潞州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78个《长治市潞州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二是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科学性操作性。6月21日与山西漳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在漳泽水库组织开展2024年联合防汛应急演练,市区领导及各镇、街道(中心)、区防指各成员单位、山洪灾害防御村等近300人参加,演练包括转移避险、交通管制、机电运行水域搜救、泄洪排水、救治受伤人员等,此次演练还加入了无人机侦察、影像实时传送等技术手段,利于指挥部及时掌握动态状况,做出快速精准的决策。三是地毯式排查整改各类山洪灾害隐患。成立1个区级检查组和17个乡镇检查组,巡检河流9条,检查单位215个,发现河道隐患点2处,危房及其他隐患90处。针对隐患问题,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及整改期限,提出了处置意见及整改方案,经区防办与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共同努力,所有问题在汛前已整改完成,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是科学统筹调度,坚持旱涝同防同治。针对今年气温偏高,土壤失墒的形势,适时启动区级抗旱Ⅳ(四)级应急响应,发放85台小白龙柴油喷灌机用于抗旱工作,积极调动现有灌区泵站、高标准农田机井和移动喷灌设备、消防车辆灌溉农田2500亩。密切关注辖区群众生产生活饮水安全,特别是人畜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全区7个集中供水工程和18个单村供水工程水源水位,持续开展供水管网、机电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处置发现问题,确保供水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根据用水需求及时调节供水量,保证了全区58个村9.16万人吃上安全放心水。
4.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河道生态治理开创新局面
(1)健全完善河湖管理保护体系。河湖长制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健全了督察制度、考核制度、巡河制度、验收制度、会议制度、报送制度、共享制度等7项配套制度,构建“河长+河长助理+河湖警长+护河员”工作模式,实现了区、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全区河湖长、河湖警长、护河员226名系统联动,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连接、全面覆盖的管河护河责任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巡河20438次,河长巡河3618人次,巡河员巡河16818人次。河道问题响应2次,清理河道垃圾200余方。结合各河流特点,汇编“一河一档”、编制“一河一策”、绘制“一河一图”,全面排查境内河流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统筹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河流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2)持续整治河湖“四乱”问题。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认真落实山西省总河长03号令要求,印发了《关于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步骤,细化部门职责,完善保障措施,进一步深化河道、湖泊管理保护,改善全区河流水系环境,加强河流管理保护,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对全区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9条河流开展河道非法采砂集中整治工作,截至目前,潞州区未发现一起非法采砂现象,无以清淤疏浚之名非法采砂情况。
(3)扎实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石子河潞州区段上游河道岸坡生态治理工程(农田水利建设整治)于2023年3月10日开工建设,工程概算总投资4814万元,已完工。经生态综合治理后的石子河,不仅河道防洪、水土保持的能力显著提高、河道水质得到极大改善,沿线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相应提升,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全区范围开展水土保持省市区三级联合执法检查49次,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159万元,完成省部级2023年度生产建设项目卫星遥感图斑复核工作20家以及市级下达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0hm2,申报了余庄和张祖两个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石子河潞州区段幸福河湖自评估赋分为89.7分,正在申报省级四星级幸福河湖。
5.严格执法管理,强化刚性约束,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新提升
(1)严防地下水超采。截至目前,浅层地下水审批水量500万m³,仅占可开采量的31%,加强岩溶水保护,除居民生活必需外,不再新增任何形式用水许可,2024年全区未新增岩溶水井,未上马一家超过本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项目。
(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024年前三季度,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相比2023年分别下降2.8%和0.6%,全区中水利用量1350万吨(含供区外企业756万吨),矿坑水利用190万吨,利用率为21%和100%,钢铁、煤焦、大型化工、采煤等行业基本实现废水或矿坑水循环利用和零排。
(3)提升水资源监管水平。推行计划用水全覆盖,对年用水量超10000吨的城市公共用水户下达了用水计划,督促潞安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取水论证,注重依法用水和节水宣传,动员全区工矿企业大屏和LED屏参与,加强用水监管,2024年处置违法违规用水行为6起,行政处罚14.4万元。
(4)优化水资源配置能力。严格用水顺序,坚持非常规水应配尽配,优先配置地表水,2024年配置中水1200万m³、地表水1500万m³,完成了山西大水网辛安泉供水改扩建长治市潞州区供水工程(简称小水网)二期工程地勘,开展了一期小水网市场化运作,配合推进全市再生水利用项目。
6.坚持高标准谋划,全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根据11月3日区长专题会工作要求,结合一揽子政策落实情况,我局认真谋划并加快完善重点水利工程的前期手续,2024年至2025年拟实施重点项目7个,故南村现代农业蔬菜科技园项目已开工,浊漳河南源黄碾至西白兔段防洪能力提升项目12月20日前开工建设,漳泽灌区修复建设项目计划年底开工建设,根据上级政策支持和资金到位情况推进项目1个(山西大水网辛安泉供水改扩建长治市潞州区供水二期),前期谋划项目3个(长治市潞州区黑水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长治市潞州区壁头河支沟综合治理工程,长治市潞州区黄碾河防洪达标工程),总投资13.98亿元。
一年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足,主要表现为: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指导实践的方式方法手段不足,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还有欠缺,工作中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员不多;推动项目建设的办法举措有待提高,融资渠道少、特许经营模式运行经验不丰富。
河道堤防薄弱,生态功能恢复时间长。全区农村供水管网老化严重,城市建设占压破坏农村供水管网问题时有发生,规模化供水保障能力有待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执法管理还存在不足,部分行业企业取水用水不够规范,全社会节水护水意识有待提高。
二、2025年初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指导实践水平。切实增强全局干部职工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紧扣主责主业,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汛前大检查,组织安排区级防汛避险应急演练,组织区级防汛抗旱及山洪灾害防御培训,强化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等,确保安全度汛。落实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
(三)把握投资窗口,抓好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完成故南村现代农业蔬菜科技园项目和浊漳河南源黄碾至西白兔段防洪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漳泽灌区修复建设工程和潞州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二是积极筹措资金,争取谋划项目早日立项开工;三是抢抓水库移民后期帮扶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等支持,移民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帮扶发展相关产业。
(四)加强运行管理,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及时对供水设施设备维修养护;按要求进行蓄水池清洗消毒和水质检测工作,确保水质安全;加强汛期工程管护,做好应急供水预案,保证应急措施到位,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五)强化刚性约束,规范取水用水行为。以贯彻落实财政部等三部委出台的《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及省级相关规定为抓手,开展“水资源执法管理提升”行动,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执法监管水平,严格取水许可和取水计划审核发放,联合税务部门对用水行业企业进行培训,在全区广泛印发宣传节水护水知识手册,推动全区重点行业企业取水用水法治化、规范化,推动万元GDP水耗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