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水利局>公开目录>部门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000014349/2023-28530
发文字号 长潞州水发〔2023〕3号 发文时间 2023-01-06
发文机关 长治市潞州区水利局 主题词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2022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总结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日期 2023-01-06

长治市潞州区2022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总结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

一、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进展及主要成效

(一)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进展及成效

1.大中型灌区

潞州区现有中型灌区灌站2处,七一灌区已完成了成本水价核定。潞州区发展和改革局以长潞发改成本报〔2019〕1号,出具了七一灌区政府定价成本监审结论报告,七一灌区成本核算为0.19-0.25元/吨。老顶山电灌站由于多年来未运行,设施设备老化损毁严重,每年仅利用灌区内水井进行灌溉,经与发改局沟通,无法进行成本核算。

2022年按照省市排查整改工作方案要求,潞州区完成了农田水利设施现状排查整改工作。区水利局对2012年以来实施的末级渠系配套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护、损毁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列出2个问题清单。第一个问题由潞州区城乡供水服务中心按期完成整改,主要对七一灌区干渠淤积物进行了清理,对毁坏的部分“U”型渠道进行了修复。第二个问题由马厂镇富村按期完成整改,对存在问题的机井、管道进行了修复并配套水泵。

2.农村供水保障

(1)责任落实方面

2022年,潞州区严格落实《长治市潞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实施细则》《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系“三个责任”的通知》精神,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对农村供水工程责任人进行了更新,进一步明确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推动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

(2)稳定水源和规模化建设方面

2021年12月,潞州区水利局委托山西水清华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长治市潞州区农村供水保障规划》,规划实施农村供水城乡一体化项目1处、规模化供水工程5处,共改造供水站10处,安装净化消毒设备10套,铺设输水管网63.7公里,配水管网1253.9公里,安装智能入户水表24502套,提升48个村7.86万人的农村供水条件,工程估算总投资32268万元。2022年4月,区政府以潞州政函〔2022〕7号文对该规划进行了批复。2022年10月,区政府〔2022〕34次常务会议对潞州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等有关事宜进行了议定。2022年12月,区水利局委托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长治市潞州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此同时,区水利局利用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与万家寨水控集团、水工集团对接,拓宽投融资渠道。现潞州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已列入国开行山西省分行第一批贷款项目,待资金落实后,即可推进项目实施。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方面,2022年潞州区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是完成了大辛庄集中供水站主管道改造和李村沟集中供水站李村至果园段供水主管道迁改工程,完成总投资200万元,铺设供水管道7.8公里,改善和提高9个村1.4万人的农村供水条件。

二是智能水表安装及联网工程全面完成。2022年购置安装村级水表25块,完成了陈村、张公庄、临漳3个村950块入户智能水表安装,完成投资100万元。

三是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项目建设。2022年省市下达我区中央维修养护项目和省级维修养护项目15项,下达资金156万元。目前,15项中央和省级维修养护项目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156万元,受益人口7.38万人。另外,区财政局2022年度预算安排区级维修养护资金50万元,目前已全部完工,共完成维修养护项目8项,完成资金50万元。

(3)水质提升方面

按照省市要求,潞州区积极推进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供水水质保障水平,推动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任务。

一是加强水源地保护。潞州区城市自来水延伸工程水源地保护由市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已划定保护区。东山、店上、黄碾集中供水工程等3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全部进行了水源保护区划定,落实水源地管理主体。其中: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2012〕136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长治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对东山集中供水工程;长治市人民政府以长政函〔2020〕118号《关于黎城县李庄等11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方案的批复》,对黄碾、店上两个集中供水工程农村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划定。全区千人供水工程处数共16处,已划定水源保护区的2处,分别是西白兔乡集中供水水源、嶂头集中供水水源。全区农村集中供水站全部设立了水源保护标志,按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有关规定,加强了水源保护。3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全部配备了净化消毒设施,嶂头、老顶山、李村沟集中供水站等3处千人以上工程配备了消毒设施。

二是强化水质检测。潞州区依托东山集中供水工作站、黄碾集中供水站,建立了区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配备了水质检测设备和检测车辆,初步具备了农村饮水工程水质自检能力,2022年区水质检测中心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了2次水质检测,检测水样54个,实现了水质检测全覆盖。区疾控中心负责每年4月、8月分两次对部分典型农村供水工程进行检测。按照区水利局下发的关于加强供水工程管理的通知,潞州区城乡供水服务中心分两次对6个集中供水站的蓄水池进行了清洗消毒,并委托第三方进行了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安全。其他由各受益村自行管理的单村供水工程,由有关村委会做好工程的水源地保护和水质安全管理工作。

(4)标准化管理方面

潞州区水利局编制完成了《长治市潞州区农村供水保障规划》、《长治市潞州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乡村振兴梯次推进的总体部署,统筹规划,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完善工程体系建设,优化农村供水工程布局,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监测,完善水价机制,强化水费收缴,全面推进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推进农村供水区域统筹管理,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推进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按照“一县一公司”工作要求,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潞州区成立了潞州区城乡供水服务中心,事业编制,属区水利局下属副科级单位,负责管理全区除城市自来水供水以外的其他所有农村供水工程。潞州区一县一公司机构、人员已经确立,今后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5)应急供水方面

潞州区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农村饮水安全排查整改工作。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饮水方面共排查出4个问题,根据排查情况,潞州区建立了问题清单,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期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快推进整改措施落实。截至10月底,4个问题已得到全部解决。完成了陈村、张公庄、师庄3个村的入户智能水表更换,受益3个村4524人;完成嶂头集中供水站二级站至小龙脑段主管道老化问题整改,铺设De110(1.6Mpa)管道1515米,新建排气阀门井1座,设置镇墩16个,受益2个村526人;完成老顶山集中供水站小罗至大罗段主管道老化问题整改,铺设De110(1.6Mpa)管道950米,受益3个村1611人;完成店上集中供水站主管道老化问题整改,铺设De110(1.6Mpa)管道640米新建排气井1座、阀门井1座,受益1个村2122人。

2022年,区水利局出台了《关于修订长治市潞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的通知》(长潞州水发〔2022〕60号),明确了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季节性缺水等应急供水事件应对措施。各集中供水站也分别制订有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建立和健全了集中供水工程应急机制,提高了正确应对和高效处置集中供水安全突发事件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3.小水电

长治市潞州区现有长治市漳泽三联水电站1处。根据省市关于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安排,区水利局深入长治市漳泽三联水电有限公司,对小水电合法合规性、风险隐患进行了排查,结合长治市漳泽三联水电有限公司4家股东的意见,经研究,建议长治市漳泽三联水电站退出。区水利局以长潞州水发〔2022〕60号《关于上报潞州区小水电清理整改综合评估报告的请示》上报区政府。区政府办公室发函予以同意。

(二)管理改革情况

1.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情况

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省市相关工作要求,潞州区加强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明确了大中型灌区管理机构为潞州区城乡供水服务中心,完善了工程管护制度。七一灌区办理取水许可证,核定的工程水价,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得到有效加强。

2.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全区共设乡镇水管站9处,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水管站实行区水利局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双重管理体制,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根据各乡镇水管站管辖范围面积、水利设施数量、水利管理任务等因素,核定水利编制人员26人,在岗21人,水利专业技术人员10人。各乡镇水管站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全额纳入区财政预算,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近年来,各水管站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配合区水利局和乡镇政府开展基层水利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农民用水户协会主要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农村经济合作社和一些公司建设的各类农业园区。一些农民基于生产、销售需要,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的一些小型的合作组织,以技术与协作为链接,小规模经营农产品。各公司近年来看到潞州区农业发展前景,流转了一部分土地,成立科技种植园区,种植各种农业作物。截至目前,潞州区共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社和园区78个,参与农户数0.42万户,管理机井263眼,主要灌溉方式以管灌、微灌为主,涉及苗木、花卉、蔬菜、药材、经济林等种植项目,控制面积2.6万亩。

3.农村供水工程管护体制机制改革

为加强供水工程管理,各供水管理单位分别建立了较为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机泵管理、财务管理、维修服务等各项制度,这些办法的出台,为工程的良性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村总水表以下到入户部分以及各单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由各受益村负责。接引城市自来水,由市自来水公司实施入户改造的工程,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后期维护和管理。

潞州区先后出台了《长治市潞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调整核定潞州区东山等7个集中供水站及张祖等12个千人以上村供水价格的通知》(潞州发改发〔2020〕87号),《堠北庄镇人民政府关于北津良村农村供水工程水价的批复》(堠政发〔2020〕71号),《黄碾镇人民政府关于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计划的批复》(黄政发〔2020〕64号),《西白兔乡人民政府关于霍家沟村、小河堡村水价核定报告的批复》(西乡政发〔2020〕31号)等,全面完成了农村供水水价核定工作。目前,潞州区城市自来水水源供水工程水价为3.75元/m3,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价为2.8元/ m3,其他单村供水工程水价为2.0~2.8元/ m3。潞州区在全面核定农村供水水价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节约用水意识,高位推动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2022年水费收缴率达到100%。区水利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长潞州水发〔2022〕9号),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责任,压实了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督促各供水管理单位加强供水管护,加强蓄水池清洗消毒和水质检测工作,今年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对全区农村供水工程水质进行了2次全面检测,确保了水质安全;加强汛期工程管护。

潞州区现有农村供水工程28处,受益行政村126个,受益人口25.42万人,现配备有村级管水员114名。各村制定了农村供水工程村级管理办法,对供水工程运行维护、水费收缴、水管员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加强了工程运行管理。2022年7月,区水利局组织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培训会议,对6个镇(街道)57名农村供水工程村级管水员进行了培训。

4.小水电分类整改

按照小水电分类整改工作要求,潞州区水利局下发了《关于对漳泽三联水电站开展清理整改自查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上报小水电清理整改核查情况的报告》,长治市漳泽三联水电站有限公司编制了《关于漳泽三联水电站问题核查综合评估报告》。通过对小水电合法合规性、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区水利局以长潞州水发〔2022〕60号《关于上报潞州区小水电清理整改综合评估报告请示》上报区政府,建议长治市漳泽三联水电站退出。区政府办公室发函予以同意。

(三)基础能力建设情况

1.农村水利水电信息化建设情况

区水利局积极推进农村水利水电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供水智能水表建设。2022年共安装村级智能水表25块,完成了与省级监管平台对接。完成了陈村、张公庄、临漳3个村950块入户智能水表安装工作,促进了水费收缴工作,农村供水工程智能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12314举报问题办理情况

2022年潞州区共接到热线反映问题11件,包括12345热线10件,12314平台农村供水问题1件。区水利局对群众反映问题高度重视,积极调查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全部得到及时解决。

二、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工程建设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根据工程计划,年初区水利局就把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乡镇、村,将计划落实到村,落实到项目上,压实工作责任,确保责任到人。二是严格“四制”,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加强资金监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区水利局对国补、市、区配套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制度。在资金使用上,我们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按照程序规范支付工程资金。区政府千方百计落实区级配套资金,多方筹集社会投资、乡村自筹资金,及时用于工程建设,有力地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完成。四是“一事一议”,尊重民意。在工程建设之前,首先要求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80%的群众代表同意出资的情况下工程才开工,通过“一事一议” 确定户均筹资额、村集体补贴金额等,为工程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潞州区按照《长治市潞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实施细则》、《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系“三个责任”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实了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三项制度”,不断提高运行管护水平,以及行业监管能力。

在基层水管站建设方面,一是明确机构性质与职能,我们把乡镇水管站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将其职责明确为负责辖区内的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和水利科技推广等工作,协助编制农村水利建设规划、承担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与运行维护的技术指导,调解水事纠纷,组织开展水法规宣传等工作。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我区将乡镇水管站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全额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按照相关规定缴纳人员养老、医疗、住房公积金等。三是改善机构工作条件,充分利用省级基层水管站建设资金,对9个乡镇水管站建立独立的办公场所,配备齐全了必要的办公、测量仪器设备等,全面提高了基层水管站服务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供水保障项目资金尚未落实,影响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施进度。

2.水质检测中心人员、经费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工程水质自检能力、水费收缴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老顶山电灌站由于多年来未运行,设施、设备老化、损毁严重,每年仅利用灌区内水井进行灌溉,无法进行成本核算,取水许可手续办理存在困难。

四、2023年农村水利水电改革发展重点

1.2023年围绕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强部门合作,全力落实《长治市潞州区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年度目标任务,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落实贷款和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重点实施长治市潞州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长治市潞州区老顶山沿山农村供水提质增效工程。

2.进一步加大水质检测人员、经费投入,加强水源水质管理,做好水质检测、蓄水池清洗、水源地保护、水费收缴等工作,不断提高城乡供水保障一体化运行管理水平。

3.按照省市计划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项目,继续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4.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就为今后的运行管理创造条件,并把工程建后管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已建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彻底改变过去重建轻管的现象。

5.充分发挥园区和农民合作组织的主导作用,带动和引导全区农业生产组织走经济合作社的路子,加强水利工程管护,使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长治市潞州区水利局

2023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