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4-51745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4-12-09 |
发文机关: 长治市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发布日期: 2024-12-13 |
2024年,长治市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重服务 优环境 建平台 提效能 强监管 守底线 争一流”工作理念,实施“精准发力、底线思维、质量强区、标本兼治、党建统领”五项举措,实现“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安全保障、助推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打造‘五型’铁军”五个目标,重点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领航、正风肃纪,点燃优化营商环境“红色引擎”。
1.强化理论武装,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制度,严格执行党内各项学习制度,截至目前,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43次、主题党日11次。
2.周密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党纪集中学习研讨活动,深入学习党章、党纪处分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等重要党纪法规。期间安排专人进行讲解和辅导,确保党员干部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纪的内涵和要求。
3.针对反馈意见,狠抓巡察整改工作。对于区委第一巡察组反馈的四个方面15个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对每一项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刻对照检查,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逐一建立了问题、整改、责任三清单,对标对表、挂图作战。截至目前,建立健全制度8项;已整改完成问题15个。
4.丰富党建活动载体,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一是组织50余名在职党员前往长治市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参观学习;二是召开了庆“七一”表彰会;三是对困难党员进行摸底,并慰问;四是组织机关离退休支部学习党纪党规。
5.强化纪律规矩引导,从严正风肃纪。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强化敬畏意识。全面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党员,2024年全年党纪处分6人、政纪处分8人、通报批评2个所、诫勉处理1人、提醒谈话13人。
(二)坚持发展赋能、破苛除弊,着力创优高效一流营商环境。
1.企业信用监管与服务措施不断优化。一是有序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现已完成31次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开展28次本部门双随机抽查检查,各项检查结果均已按规定公示。二是推行企业年度报告“多报合一”改革。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并结合专项整治、双随机抽查检查等方式进行催报,年报率达到95.68%。三是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本年度列入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32966条,移出13389条,同时,还通过信用修复企业座谈会做好政策宣传,业务指导。
2.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水平不断提高。2024年商标申请量681件,注册量462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1968件,同比增长47.3%,办理知识产权类侵权案件21起,处罚金额81.62万元。其中夏立霞销售假冒伪劣注册商标行刑衔接一案、郝庆国销售假冒伪劣注册商标一案,拟罚款金额42万余元。我区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受理和结案数量在市级排名中名列前茅。
3.扎实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清理不合规政策文件。按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协调各成员单位对照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目前,协调区发改局整改文件1份;区商务局报请区政府同意废止文件1份,整改会议纪要1份。
(三)坚持强化监管、守牢底线,着力营造安全健康市场环境。
1.食品安全领域监管更加细致。一是开展了食盐市场、“特供酒”、粮食安全、连锁餐饮企业等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酒类专营(兼营)经营户173户,立案查处4起,查扣非法渠道购进食盐一吨,罚没款1000元。检查4526家餐饮服务企业,查办案件129起,罚没款20.39万元。二是加强食品精准检测。今年共完成国家农产品抽检任务382批次,目前发现不合格食品5批次,全部处置完毕;完成肉类源性抽检113批次,发现10批次违规行为,已全部进入程序处理中,其中1起已经移送公安部门;完成食品安全快检12766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4批次,已处置完毕;完成各类食品安全保障任务10次,开展“你点我检”活动8次,并组织了3次食品快检培训工作。三是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和民生实事办理。对全区293个食堂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对发现的228个问题整改情况全部进行了“回头看”,办理校园食品案件128起,罚款10.89万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8个,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制度20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11个,形成问题线索3个;推动各学校投入资金90万元用于食堂改造,累计惠及师生2.1万余人。配合公安部门开展夏季夜市假劣肉制品集中整治,出动执法人员550人次,检查肉类生产经营企业(餐饮)680家次,立案8起,移送4起,结案1起,罚没款3.04万元。
2.“两品一械”安全监管全面发力。开展了药品经营使用、零售药店符合性检查、青少年近视防治医疗器械和烫染发等特殊化妆品专项整治。检查各类单位600余家次,立案9起,罚没款4.15万元。上报药品不良反应6174例。
3.特种设备领域监管更加严格。开展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和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等各类专项整治共8项。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63家,立案2起,处罚金额5.2万元。聘请了2名特种设备行业专家,对辖区6家液化气瓶充装站进行了集中检查,共发现一般隐患15个,全部完成整改。开展了人员密集场所电梯、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泄漏、大型游乐设施、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专项应急救援演练,共计18次,参加人员400余人。
4.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更加深入。一是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排查电动自行车商户126户,维修门店40户,共自查发现问题25个,已全部整改;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2个,形成问题线索2个;共发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个,查办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违法案件29件,推动退还群众财物金额0.409万元,推动建章立制12项。对潞州区范围内4家即时配送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对配送合作商及其配送人员使用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审查备案台账的登记。制定出台了《长治市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电动自行车执法检查指引》。二是开展了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排查等专项行动。对辖区危化品、钢筋、水泥、化肥等10类产品进行了重点排查,排查燃气具、管、阀门门店106家,发现问题9家,整改9家。对辖区16个生产、销售消防产品企业开展了自查自纠。三是开展产品质量和成品油抽检。完成抽检77批次,其中8批次不合格,正在调查处理。
(四)坚持以人为本、便民服务,着力打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
1.着力开展消费维权活动。组织消费维权宣传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激发广大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指导观音堂、城隍庙建立了12315消费纠纷调解点。今年我局推动成立了潞州区消协和个协组织,通过协会帮助指导服务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有力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个体经营户发展。
2.开展民生领域广告监管和网络市场监管专项整治。立案查处11起,罚没款1.22万元,约谈规范企业18家,清理不规范广告内容19条。对各类涉嫌未成年人广告、虚假宣传等方面的违法行为,履行网络监管责任,做到及时查看、依法查处。目前已网上排查搜索经营主体1321户次,约谈企业2家,列入经营异常2家,查处办结8条。
3.加强价格监管。一是接到物业违规收费线索合计45个,其中立案35起,已结案28起,涉及30个小区,罚没款合计13.85万元,退款合计157.51万元,退款涉及总户数6491户。二是规范辖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收费行为。召开工作约谈会17次,共发放提醒告诫书513份。三是开展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起草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专项行动责任清单和“项目化任务清单”,检查殡葬用品经营户89个,殡仪馆1个,公墓3个,依法移送区民政局问题线索6个。四是开展医疗机构价格专项检查。立案5起,结案5起,罚没款36619元。
4.开展计量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商户1000余户,涉及2000余台电子计价秤。立案8起,当处20起,通过执法检查,引导企业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加强了计量基础能力建设。
截至目前,共受理处置全国12315投诉举报平台投诉举报8184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1341件,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035起,其中,普通程序案件158起,简易程序案件877起,罚没款207.54万元。
二、特色亮点工作及荣誉
(一)特色亮点
1.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落实省局、市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主动联合多家银行和资产评估公司对我区凌燕机械厂、杨暴热电厂进行调研,目前,凌燕机械厂同建设银行已初步确定了知识产权融资合作方式,审批资金3000万元。
2.开展3.15主题宣传和“精品、名品、优品、新品”推介活动。今年3月15日,我局牵头在城隍庙广场开展“晋享放心消费,激发消费活力”主题宣传和“精品、名品、优品、新品”推介活动。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送维权公益短信30000条次,销售金额实现37729元,直播参与人数25723人,促进潞州区消费维权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3.标准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全区企业共有10余项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获得立项或公示,凌燕机电、类通堆锦参与的行业标准、省建三公司参与的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国家标准已获立项。指导长治市电动车行业协会制定发布了《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经营规范》团体标准,填补了我市电动自行车行业标准空白,为加强行业自律提供了有力支撑。
4.市场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按照职能梳理清晰明确,队伍专业素养提升,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工作流程优化高效,基础设施完备升级5项工作要求,加大“两化”建设力度,常青、太东、黄碾所荣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评定的首批四星市场监管所;马厂、堠北庄、紫金所荣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评定的首批三星市场监管所,其他各所均按照星级所创建标准加快推进中。
5.积极探索“大数据+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联合中国电信重点对食品加工小作坊远程视频监管平台进行了升级,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率,目前已完成13家。
6.组织开展“惠企直通车”质量技术帮扶工作。为企业健全工作机制3项,隐患排查台账3项,聘请专家对企业100余名起重机械、叉车操作人员开展安全培训。
7.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年初对全区生产许可证企业,强制认证企业进行了总局75、76号令宣贯培训,督促辖区883家工业产品企业录入了国家质量信息平台。
8.继续宣传落实“惠商保”工作。截至目前,潞州区累计为各类商户理赔1187907元,惠及企业284户,有力支撑了企业发展。
(二)荣誉表彰
1.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紫金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延安南路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荣获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彰的2023年度消费投诉举报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赵琼,赵柱荣获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彰的2023年度消费投诉举报工作先进个人。
2.常青、太东、黄碾所荣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评定的首批四星市场监管所;马厂、堠北庄、紫金所荣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评定的首批三星市场监管所。
三、存在问题
一是安全监管方面还有漏洞。对辖区部分类别的经营户底数不清晰,监管存在纰漏。比如:城乡接合部的小作坊,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等等。此外,还存在肉制品经营企业存在掺假售假的问题,部分肉制品经营户,特别是驴肉经营户为了追求利润,存在掺假售假的行为。校园食品安全中存在健康证明过期、食品留样不规范问题。二是监管人员缺乏专业能力。此问题在新业态新技术监管方面尤为突出。近年来餐饮业、服装业盛行外卖配送和网络销售,一些不良商家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更加复杂和隐蔽,衍生出数据杀熟、骗取点击、捆绑软件、恶意侵犯等新型网络行为,部分执法人员运用数字化思维、智慧化手段破解监管难题成效不够。三是在全市的创新性经验不多、亮点打造还不够。存在只低头干活,不善于总结提炼等情况,很多股室干完工作连主要领导也不汇报,更谈不上向上级报送、宣传了。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四、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坚持“重服务 优环境 建平台 提效能 强监管 守底线”和“有感服务、无感监管”工作理念,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全局上下形成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工作局面,努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全力提升服务水平,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发力。一要加快融入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深入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要持续推进“惠商保”和“惠企直通车”工作,将帮扶企业的政策落实到位。三要深入推进我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重点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数额较低、发明专利拥有量和有效注册商标量总量不大,增长率不高问题。四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审核和会商制度,坚持规范执法、同案同罚、柔性执法,切实保护经营户合法权益。
(二)着力改进监管模式,在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上再加码。一是织密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突出畜禽肉、水产品、食用植物油、乳制品、肉及肉制品等重点品种风险隐患排查,严防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流入市场。加强重点餐饮单位监管。进一步规范管理,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提档升级,巩固提升校园食堂食品安全成果,及时发现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织密织牢药品安全防护网。继续推进药械化经营使用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提升药械化监管能力。三是持续守住特种设备安全底线。继续推进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专项检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三)持续加强消费维权,在规范市场秩序上再提效。继续推动“诚信潞州、放心消费”承诺公示活动,2025年拟创建30家,全区力争申报公示单位达到60家;继续把ODR机制建设、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投诉举报处置和减少行政复议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积极推广“消费维权服务站+先行赔付+ODR”模式,全力化解消费纠纷。严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非法传销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好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按照价格守护行动方案,在全区开展价格监管工作,对加油站等法定计量使用单位开展“双随机”监督检查,积极培育扶持辖区优势企业创建标准化示范试点,引导督促辖区优势技术企业积极参加标准制订。
(四)高质量推动党的建设,在夯实基础上再提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完成机关党委和支部调整工作,筑牢支部建设基础。以基层所标准化规范化“星级所”建设为抓手,切实提升基层市场监管能力水平,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市场监管干部队伍,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