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 2021-12-06
发文机关 长治市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题词 总结和计划
标题 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发布日期 2021-12-20

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市场监管局的坚强领导下,深化党建引领,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完善制度为出发点,以防范风险为着力点,以治理问题为突破点,以提升能力为关键点,深刻把握监管责任落实和工作任务推进,牢牢住了全区市场监管“零事故”的底线圆满完成公平竞争审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知识产权保护、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质量工作6项考核任务和各项重点工作被评为全区最佳服务单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和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先进单位。太东市场监管所被表彰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成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场监管所。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坚守安全底线,着力防范市场风险

1.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方便食品、酒水饮料、散装食品、调味品“五毛”食品进口冷冻冷藏肉品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校园开学食品安全进口冷链肉类食品等专项排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121条,受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147件,查办食品生产流通领域案件39起罚没款31.6773万元。食品安全管理员考核覆盖率和合格率100%,按照“六个统一”规范食品加工小作坊联合教育局、公安局、卫体局等部门全区636家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进行验收评估,严把食品安全关。

2.加强药械化安全监管。对辖区302家药店“一退两抗”药品销售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全部药店均做到了在三晋通app中申报实时销售情况并进行实名登记。开展疫苗、化妆品、医疗器械专项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30人次,检查疫苗接种单位56家,新冠疫苗接种单位检查全覆盖。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53家,医疗器械使用单位18家,眼镜经营企业24家,避孕套经营企业32家,批发企业进行了全覆盖检查。检查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300家,下达责令整改17份。

3.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按照市局任务,日常监督检查达到20%,已完成50%,重点单位检查达到100%,已完成110%,均超额完成。共开展节假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燃气管道安全监管、起重机械隐患排查治理、重组整合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专项隐患排查等10项,检查131家次排查整改隐患15处。电梯保险投保2650台,达到 60%。6月、7月分别与山西南耀集团和华润燃气公司联合开展了特种设备应急演练,组织了承压类特种设备企业代表参观学习了南耀集团特种设备现场管理及档案管理经验,开展了承压类特种设备业务培训,企业安全意识有了大幅提升

4.夯实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对涉及消防安全相关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监管。我区消防产品销售商铺9家,电动自行车销售商铺30家,阻燃服生产企业2家,销售商铺3家。在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同时,要求其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切实履行产品质量责任义务,建立完整的进销货台账,审验供货商主体资格,确保消防产品的来源可溯和质量合格。

5.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检食品抽检方面2021年食品抽检任务3400批次,已全部完成,其中57批次不合格,进行了处理,并将结果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食品快检方面对全区的小作坊、农贸市场、超市、酒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展开快速检测。完成6大类27小类,共计225个样品6283批次的快速检测工作,全市排名第一。发现疑似阳性16批次,其中送检7批次已确认,正在核查处置产品抽检方面对煤炭及其制品车用燃油、儿童和学生用品、化肥、电动自行车、建筑材料类、电线电缆等产品进行抽检,目前已完成抽检455批次,其中不合格12批次正在处置。

截至2021年12月26日我局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61起,涉及商标、特种设备、食品、无证无照经营、质量、价格等多个领域。其中查处普通程序案件89起,简易程序案件172普通程序案件中:商标侵权违法案件9起、特种设备违法案件3起、食品违法案件21起、质量违法案件17起、无照经营违法案件4起、“两品一械”类违法案件9起、广告违法案件3起、价格类违法案件10起、不正当竞争类违法案件1起、其他违法案件9起、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起。罚没款160.676683万元

(二)加大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1.有效改善消费环境。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加强网络交易、预付式消费等重点领域风险治理。截至目前,创建“诚信经营 放心消费”示范店7家12315平台受理投诉举报3201起,办结3064起,办结率96%;受理市长热线、12345热线及政府信息中心转办投诉291起,全部办结。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万余元。

2、有效改善信用环境。按照省局要求,完善严重违法失信管理工作流程(试行)2个,创新分级分类监管优化营商环境通知(试行)1个,出台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等重要方案4个。开展本部门双随机抽查57项,抽查市场主体3657户,覆盖率22.3%,全市领先;联合区直各部门开展双随机抽查5项,38户。所有双随机抽查结果全部公示。加强无照经营查处,共排查市场主体5750户,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案件9起,没收违法所得1.08664万元,罚款7.206万元。下达责令整改88份。引导446户市场主体办理相关证照。注销23户。

3有效改善经营环境。一是严厉打击黑加油站点。截至目前,我局共牵头查获黑加油车(点)21处,查获汽油10697.9升,查扣汽车19辆、电动三轮车2辆,有效打击了我区黑加油多发势头。二是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严查。以不正当竞争立案查处了侵犯雷士照明厂家权益案件,受到了雷士照明厂家的高度赞扬,并作为经验全国推广三是全面加强价格监管。开展公共停车行业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受理投诉举报98件,办结66件,对没有相关审批手续的停车场下达法律文书17次,联合街道取缔非法停车场6家。开展教育培训机构领域重点治理,检查学校及各类校外培训机构31家,立案查处3家。四是净化网络交易市场。网上监测巡查网站、网店共计12000余户次,查办了长治同康医院有限公司未经审查发布医疗广告案。

4.有效改善发展环境。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申请建立了全省第2家县区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组织申报2022年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学校工作。指导4家企业申报第二届山西省专利奖,其中长治市久安人工心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获得二等奖。发挥标准化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和推动了我区在农业、服务业等标准化试点建设,引导督促辖区优势技术企业积极参加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2021年,为凤凰胶带发放国家标准补助4万,为山西三建、首钢长钢、上党堆锦发放团体标准补助1万元。

(三)依托智慧监管,全力落实重点任务

1.以餐饮油烟治理在线监测平台建设为抓手,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提升餐饮油烟治理水平我局按照区政府要求建立了油烟在线监测系统,系统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GPRS无线通信技术对餐饮企业油烟排放浓度、净化器运行状态、风机运行状态等指标实时传递至局综合指挥中心,发现报警后工作人员及时处置,让超标油烟无处遁形,5个监测子站周边90家重点餐饮单位全部接入系统,目前系统运行稳定高效此外,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共排查辖区餐饮单位6075户/次,快速检测115/次,新安装或更换净化设备356户,立案4起,全部结案,罚款2万元。

2.以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和小作坊在线监控系统为抓手,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按照市、区文明创建要求,我局重点开展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工作,目前,新民市场已基本改造完成,昌隆农贸市场即将搬迁新址,其他各个市场改造图纸已初步完成,正在整改规范中。38家食品加工小作坊各自的监控,全部接入局数字化指挥中心,通过远程监控实现了24小时在线监管,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3.智慧化快检室建设为抓手,推进省委巡视整改工作。2021年,我局继续完善智慧化快检系统已经形成了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检测数据分析统计等一体化检测平台,65大类食品,50多个项目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工作。市场监管所新建智慧化快检室5圆满完成了省委巡视问题整改任务。

(四)强化党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1.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根基。在抓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中,注重在“学”“实”“严”上下功夫,共召开安排及推进会33次,机关166名党员每人购置学习图书6组织专题党课宣讲2次,专题学习研讨22次,为群众办实事80多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思想、提素质、强引领、抓落实,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2.认真落实反馈意见,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局党组高度重视巡视巡察整改工作,召开专题会议12次,把整改工作与今年的监管工作结合起来,将整改的过程变为解决存在突出问题的过程,变为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努力,圆满完成了省委巡视3个问题和区委巡察18个问题的整改任务,解决了一批历史问题,各项工作得到了明显提升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每周五下午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市场监管大讲堂”法律法规业务学习培训。继续开展“双争双评”活动,进一步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根据单位运行情况,对部分干部进行了微调,人员结构更加合理,工作开展更加顺畅。

4.加强会议系统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依托各所政府网和非公党组织指导站,建设了远程会议系统。解决了全区237家非公党组织,由于场地限制,无法开展集中学习培训和会议,制约工作开展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非公党建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回顾和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一是执法办案保障有待增强。80余名事业编制人员无法办理执法证,导致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机关、所车辆普遍超期服役,执法服装尚未配备;智慧监管、信息化监管、协同监管步伐需要加快,监管效能有待提升。二是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系统专业人才匮乏,干部职工业务能力、执法水平与市场监管执法新要求还不相适应。三是基层基础有待夯实。基层市场监管所人员仍然不够,社会对市场监管的职能职责认识还存在误区。四是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既是压力更是改进的方向,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三、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长治市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贯彻法治和底线思维,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工作部署,按照“四个三”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市场监管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强担当、善作为,聚力“三大任务”。一是疫情防控再加劲。加强超市、市场、餐饮单位和机关内部的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保持对冷冻食品的高压监管态势,严格各药店“一退两抗”药品的销售和实名登记。确保市场监管领域疫情常态防控不出纰漏。二是创文攻坚再发力。聚焦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工程,主城区6大农贸市场进行星级化、智慧化、标准化、共赢化、合理化改造。明年6月底前完成。不断夯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基础。三是乡村振兴强推动。按照我局职责,加强价格、食品安全等工作保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强监管、保安全,牢守“三大底线”。强化监测预警、强化风险管控、强化应急处突,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在食药品安全上,要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决做到不合格的不上市、不进户、不上桌,严打农村、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假冒伪劣食药品,加强检验检测,持续推进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和智慧监管,开展食品安全“净网”行动,落实网络订餐平台责任,实行线上线下联动监管,奋力争创食品安全示范区。在特种设备安全上,要紧盯电梯、锅炉、压力容器、游乐设施等高风险设备和公共聚集场所、充装企业、特种设备集中单位等重点场所,严加监控、严加检查、严加检验。在产品质量上,通过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监督检查、专项整治,及时发现、全面清除不合格产品质量隐患,严厉打击工业产品质量违法犯罪行为,确保质量监管全链条、全过程、全覆盖。 

3.强服务、促发展,创优“三大环境”。按照“践行依法治区、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信心”目标,构建大市场发展格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一要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坚持依法监管、严格执法,实施“铁拳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案件查办力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破坏公平竞争和市场环境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加强行刑衔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确保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井然有序。二要打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服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合理安排“双随机抽检”工作,减少检查次数,增加综合检查;发挥标准领航作用,打造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企业1个;参与地方标准制定企业2个;参与团体标准制定企业1个,推动企业提档升级。三要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集中整治群众在“衣、食、住、行”领域的痛点、堵点问题,对重点消费品种,投诉举报量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消保维权力度,提升消费维权满意度。 

4.强驱动、提效能,深化“三大战略”。要以“质量强区”为总抓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质量发展、标准计量、认证检测、品牌建设等职能作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加码知识产权保护。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思想,突出商标品牌培育、专利强企、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三项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加大执法力度。二是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力争开设“潞州区政府质量奖”积极协助企业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体系。“标准”引领促行业规范,以“计量”保障促节能增效,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营造质量发展良好氛围。三是创建食安潞州。充分利用数字化综合指挥中心,不断打造“互联网+明厨亮灶”“互联网+农贸市场”等模式,破解“人少事多任务重”难题,提升监管有效性和精准性,深入开展阳光餐饮示范店、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活动,加大对食品产业的帮扶、指导力度,努力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