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农业农村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000014349/2024-32827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 2024-07-02
发文机关 潞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词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日期 2024-07-02

长治市潞州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市、区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现将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上半年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一)农村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标任务29223元,增幅7%。上半年预计完成14007元,增幅7%。

(二)一产增加值3.8亿元,增速5.5%。上半年预计完成9364万元,增幅5.5%。

(三)一产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任务1.6亿元,增幅15%。上半年预计完成5300万元,增幅56%。

(四)全区新改厕任务1800座。截至目前,完成改厕300座。

(五)2023年潞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任务1.5万亩。其中提质改造0.7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0.78万亩,项目投资2874万元。截至目前,改造提升项目已全部完工,新建项目完成工程主体的98%,预计2024年6月底全面完工。

二、2024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党纪学习教育,树立作风建设“风向标”

我局将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质性成效。一是召开动员会党纪学习教育再安排、再部署、再推进。二是召开专题读书班四次、支部研讨六次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围绕各项工作任务,深刻剖析检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二)聚焦稳粮保供,稳固农业生产“压舱石”

1.紧盯农业生产任务印发《2024年潞州区稳定粮油生产工作方案》将生产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确保任务完成。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12.07万亩,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0.84万亩,大豆种植面积0.4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0.04万亩,新增夏播谷种植面积0.1万亩。积极探索两年三季、一年两季生产模式采用  “玉米+小麦+大豆”复合种植“谷子+油菜”、“小麦+谷子”轮作等模式,进一步提高耕地利用率。核定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9.98万亩,涉及农户33652户、补贴资金669.19万元2024年蔬菜播种面积1.2万亩,产量3.4万吨,截至目前,蔬菜播种面积8047.2亩,完成总任务的67.1%,产量7722.7吨,完成总任务的22.7%;水果面积451.6亩、产量29,瓜果面积923.6亩、产量74新建和改造设施农业414,其中新建塑料大棚409亩、新建日光温室5亩;中药材面积2000余亩。生猪存栏11340头,出栏11150头,完成市局年计划的52%;牛存栏2143头,出栏417头,完成市局年计划的51.4%;羊存栏18020只,出栏5645只,完成市局年计划的100%;禽存栏30.2万只,出栏11.7万只,完成市局年计划的36%;蛋产量2014吨,完成市局年计划的39%;奶产量2120水产品产量1120比上年同期增长4.09%;实现渔业总产值16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

2.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印发《种植业“倒春寒”防范工作方案》、《潞州区旱情影响及应对技术措施》等指导性文件及时开通预警服务向涉农镇、街道、种植大户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做好跟踪技术指导,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3.积极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截至目前,全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86%以上。全力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主要粮食作物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小麦、玉米病虫害通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6%以上,重大病虫害达标区域防治处置率9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

4.助力农机强服务。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12个,农机作业投入各类农业机械275台(套)结算农机购置补贴金额290150元,受益农户70户,补贴机具84台。截至目前,全区农机作业基本结束,完成机播9.5万亩,机耕10余万

(三)聚焦示范引领,紧扣乡村振兴“关键点”

1.学习用好“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以产业支撑为重点,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确定6个精品示范村、30个提档升级村,全力打造具有城郊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健全机制抓推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高标准编制潞州区2024年度彰显太行山水风韵和美乡村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坚持每日一汇总、三天一调度、一周一汇报、一月一观摩,一线督导、现场办公、解决困难。二是紧盯项目抓产业。目前全区谋划各类乡村产业发展项目133个,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85个,产业发展类项目28个,公共服务提升类项目20个,目前,已开工项目85个,完工项目15个。三是整合资金强保障。年度计划投资4.97亿元,已完成投资0.88亿元。目前,争取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000万元,区级财政设立专项奖补资金2000万元,村集体自筹资金5000余万元,撬动各方社会资本7000余万元。四是示范引领齐带动。以6个精品示范村、30个提档升级村创建为引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有力有效推进我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整体提升。截至目前,6个精品示范村规划设计已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档,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全面开工,重点项目分阶段、分类型、分批次齐头并进,示范创建扎实推进

2.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落实抓的工作机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视频培训班召开。二是强化工作落实。本着“工作不到位不放过、成效不达标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的原则,强管理,促整改,重落实,督成效。优化调整了3名市派第一书记、3名区派第一书记。继续做好潞州区2024年度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目前共46130人。对6名学生发放了2023-2024学年雨露计划资助18000元,对4名监测对象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发放了一次性交通补贴2400元。下发了《做好2024年度潞州区乡村工匠申报工作方案》,并积极征求镇街进行申报。三是巩固“听民意办实事”成果。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实做细实施项目各环节、各方面工作,制定《防返贫监测对象识别纳入不及时、帮扶不精准等问题工作方案》,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四)聚焦项目建设,开启产业发展“加速器”

1、构筑“三大特色产业板块”格局。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初步构筑并形成了环漳泽湖优质高效渔业和特色优质蔬菜板块、老顶山特色中药材板块、东山特色林果康养板块,紧密结合“三大特色产业板块”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多措并举推进“三大特色产业板块”提档升级,促进全区农业生产向“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2.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我区目前有正常营业的各类涉农经营主体158个,其中拥有省级龙头企业6个、市级龙头企业12个、中药材企业8个、淡水渔业养殖企业6个、设施农业企业18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0个。围绕“七大产业集群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重点发展了中药材、特色优质水产、特色优质设施蔬菜和特色优质水果基地四大主导产业。2024年共储备各类农业农村建设项目179个,总投资13.35亿元。重点建设项目19个,预计可完成投资5.39亿元,其中重点新建项目10个、续建项目5个、拟建项目4个。

3.完善产业化运行机制。抓紧抓实龙头企业培育,完善产业化经营体系。开工建设了裕丰植物工厂优质种苗培育基地、潞安府食品有限公司肉制品全产业链、富民饲料等龙头企业,并建立和完善企业带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五)聚焦人居环境改善,打造美丽乡村“后花园”

1.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积极探索改厕模式,针对城中村已具备污水管网的实际条件,组织各村前往高平市实地参观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模式,并在景家庄村、柏后村、北石槽村、王村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2.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召开全区2024年度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创建工作安排会,有序推进10个村庄、1条连片建设示范带创建。

3.突出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开展整治行动,组织筹划观摩会2次,工作督查2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截至目前,共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14828.15吨,清理整治交通沿线1049处,整治提升村容村貌3379处,动员清理户容户貌2500户,清理田间地头农业生产废弃物679.9吨。

(六)聚焦行业安全,筑牢农业生产“防火墙”

1.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制订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培训计划、巩固提升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水平实施方案,开展安全知识宣讲进基层、“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深入涉农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截至目前,出动安全检查组29个,人员86人次,检查企业55个,发现一般隐患8处,整改8处,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同时,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宣传活动4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发现安全作业隐患6余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1余起,已全部整改到位。检验各类机具162台,审验驾驶员114名确保了农业领域无事故发生。

2.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一是加强农药使用监管加强鲜食农产品“三前”用药宣传指导,着重检查农药合法性、使用记录及安全间隔期制度落实情况,依法查处违规使用农药行为。着力加大绿色食品认证工作,2024年拟定绿色认证企业3家。二是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出动检查人员8人次对随机抽取的辖区农药、肥料、农作物种子经营企业9户分别按监管职责进行执法检查。检查40家经销点,发放备案登记表百余份,签订种子合法合规经营承诺书40份。三是做好动物检疫工作。产地检疫生猪3482头、鸡20000只、羊131只、兔805只;屠宰检疫生猪18650 头;设立了27个犬类狂犬病免疫注射点,1个病死犬类无害化处理点。截至目前,免疫犬只2160只。

另外,我局积极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出台《长治市潞州区春播主要农作物施肥指导意见》,完成了内业化验、外业采样、成果汇总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采样105个,达到60.36%

三、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能力较弱。土地流转费用高、流转率低、劳动力成本较大,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低,种植投入大收益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

2.农业产业化进程阻力大。优势主导产品少、技术力量薄弱、生产规模小、产业链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够。

3.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够强。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经营土地面积占比低,以小农户为主导的农村生产经营格局没有改变。

四、2024年下半年点工作谋划

我局将在下半年工作中,做实做细,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农业农村工作为推动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一)深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坚持规划先行,聚焦五大振兴,通过村集体整合、平台化运营、区域化统筹的思路,结合资源禀赋,挖掘比较优势。坚持示范引领,着力打造双桥庄民宿集群、果园村现代农业基地、南垂村农文旅融合样板等特色品牌,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全域整治,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全力打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广泛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充分激发群众积极性。同时持续深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二)深化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持续推动稳粮保供。牢牢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加强撂荒耕地整治和耕地“非农化”清理整治工作,继续落实各项政策性保险全覆盖,保障我区粮食生产面积在12.07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在0.79亿斤以上确保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2万亩确保完成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供应,持续强化防灾减灾抓好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积极推进“一年两作”生产试验、谷子新品种选育、杂粮割台研发等有机旱作项目落实落地。

(三)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功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聚焦主导产业,打造生产与加工、农产品粗加工和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并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牵动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扶持鼓励“潞安府”、“照江”、“瑞福莱”“老顶山”等品牌做大做强,强化“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订单促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持续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