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农业农村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发文字号 长潞州农发〔2021〕176号 发文时间 2021-12-20
发文机关 潞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词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日期 2021-12-20

长治市潞州区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区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工作全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增速8.5%;截至目前,增长速度(截止三季度)完成16445元,增幅11.2%。

(二)一产增加值任务2.7亿元,截至目前,完成1.6503亿元,增幅7.3%。

(三)一产业固投任务1.25亿元,完成1.2467亿元,顺利完成任务。

(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任务2.82亿元,完成5.56亿元,增幅164.67%。

(五)全区新改厕任务2155座,已全部完成。

(六)“三品一标”认证,拟定3家绿色认证企业。

二、工作亮点

(一)环湖高粱种植“订单+农业”项目适当扩大杂粮面积,采取“订单+农业”模式,制定《关于环漳泽湖高粱景观种植实施方案》,在环漳泽湖景观路两侧200米可视范围内实施高粱景观种植,堠北庄、大辛庄、马厂、黄碾、老顶山5个镇、街道,18个行政村,种植面积约1500余亩。采用第三方实施主体,并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二)环湖乡村示范区建设(一期)项目。采用政府立项、EPC招标的模式开展。项目建设环漳泽湖环湖景观路沿线马厂镇台上村、泽头村、临漳村、安昌村、交漳村;黄碾镇淹村;堠北庄街道张祖村、圪坨村、七里坡村、暴马村10个村庄。对村庄建筑外立面整饰、道路路面整治、绿地绿化建设等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目前,项目工程部分已完工,项目形象进度95%,正在有序推进中。

(三)“三大特色产业板块”产业格局构建。立足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全市“乡村振兴引领区”,根据区域特点和各区域发展实际,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初步构筑并形成了环漳泽湖优质高效渔业和特色优质蔬菜板块、老顶山特色中药材板块、东山特色林果康养板块三大农业产业板块。每个板块产业力求实现“四个一”:有一个重点专业批发市场,有一些农业科技示范区,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一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全区的农业生产向着“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针对今年气候不稳定的情况,年初开通预警服务,向涉农乡镇、街道、种养大户、农资经营户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应对措施,跟踪技术指导,随时做好灾情报送工作。我区连续出现多轮大范围、强降雨天气。主动联合保险公司多次进行实地勘查,对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出台了《应对连阴雨天气减灾减损抢收抢种技术手册》,成立了“双减双抢”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班,积极组织农户生产自救。

三、主要工作  

(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办实事,开新局”为工作落脚点。一是理论中心组学习26次,一把手讲党课2次,组织观看红色电影2次,专题研讨10次,党员集中学习10次,党员专题研讨9次,党日活动11次;二是学习历史追寻红色记忆,引导全体干部更加尽职尽责,投身本职工作,创新落实工作的思路举措,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三是把学习教育与改进作风、提升形象结合起来,全员积极参与,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四是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项目清单5类12项,“我为群众办实事”31件。五是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习近平视察福建、广西等讲话、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省党代会精神和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指导精神;学习书籍覆盖率100%;对常驻外地或年老生病退休党员采用微信和就近帮扶教学辅导。

(二)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为确保全区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确保粮食种植面积12.04万亩,粮食产量4001.37万斤。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杂粮种植、新增杂粮面积约3000亩;增加特色蔬菜种植,引进示范推广特色尖椒种植近1000亩。截至目前,蔬菜播种面积1.3万亩,产量3.8万吨;水果面积0.27万亩,产量0.28万吨;中药材产量0.07万吨(行业数据)。

(三)特色农业产业稳步推进。我区成功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目前共有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年实现产值18.7亿元;共储备各类农业产业项目32个,成功申报市级农业“双百”项目17个、市级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项目8个,共争取市级奖补资金210万元。其中获得市级“产业园”“示范片区”和“示范园”项目6个,分别是:潞州区宾花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2021年认定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第三批)、潞州区山诚种养循环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2021年批准创建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潞州区绿科源旱作粮食高效种植示范片获得市级旱作粮食高效种植示范片、潞州区潞植蔬菜种植示范园获得市级蔬菜(食用菌、花卉)示范园、潞州区昶科苑中药材种植示范园获得市级中药材示范园、潞州区京丰院梅花鹿特色养殖示范园获得市级畜牧水产养殖示范园称号。

(四)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改善。制定了《长治市潞州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21年行动计划》,新申报22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项目。积极做好改厕工作,制定了《长治市潞州区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针对改厕问题摸排整改实行“日报告、周通报、月总结”制度,边整改、边推进,2013年以来财政支持改造的户厕16130座进行摸排;以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全区17个镇、街道(中心)130个村全面开展以“三清三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100%村庄实现清洁村庄。

(五)高素质农民培育稳步进行。根据农民需求,全年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200人,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50人,技能提升1926人。培训获得《山西省高素质农民技能证书》,持证人数达培训人数的100%。

(六)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进一步推进我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开展“三帮三送三促进”活动、组建“专家团队、项目工队、营销战队”包联服务,常态化帮村、帮企、帮主体。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35项主推品种、19项主推技术;全区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累计推广测土方施肥技术面积13.01万亩、累计推广秸秆还田面积9万亩、增施有机肥达7万亩;打造了2个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确定了2个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继续延续农业保险政策,实现粮食保险面积10.32万亩,受益农户28824户,一次性补贴资金11余万元;加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10.59万余亩,涉及农户31853户,需发放补贴资金700余万元。

(七)扎实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工作。成立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小组,积极协调开展农作物、畜禽、微生物、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开展了专题培训,制定普查方案。在各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完成2021年我区农业种质资源普任务。截至目前,农作物小组共征集到粮、麻、谷、豆、黍、果等作物地方品种及近缘种62份,经省级筛选后保留31份,分别是粮食作物21份、经济作物5份、蔬菜作物2份和果树3份;畜禽小组已对218个行政村、社区(100%)完成了摸排工作;微生物小组收集食用菌20份;水产小组已对6家(100%)养殖主体进行了信息登记。种质资源普查进场入户率及普查主体录入进度达100%。

(八)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层级责任制,与企业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效网络,制定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及培训计划等10余项工作方案,每季班子成员要深入一线排查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出动督查检查组64个,出动人员224人次,检查企业101家(次),发现隐患18处,整改18处,确保了农业领域无事故发生。

(九)法治政府建设稳步开展。为进一步加快全面依法治理工作建设,成立全面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坚持把落实依法治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推进;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门的律师来指导和监督我局重大执法决定行为,确保依法行政行为无过错;依照有关规定实行政务公开,推动“互联网+监管”新型监管手段,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四、存在问题

(一)实施乡村振兴不够有力。推进农业产业抓手不多,发展集体经济道路不宽,促进农民增收办法不多。全区整体农业基础薄弱,规模化经营主体少。

(二)农民种地积极性不够高。受区位影响,主城区及城乡接合部农民土地面积较少,农民收益收入种地依赖程度不高,农业发展难度大。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够有力。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弱,无集体积累,村政事务还存在很多不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够清晰,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性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品牌市场意识不强,存在规模不大、管理不规范、经济效益不高、示范带动性作用不强等问题。

五、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市党代会精神,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持续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加固、质效向好,奋力谱写潞州区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抓党建、队伍建设一起抓。是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班子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发挥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上率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把影响全局、事关稳定、惠及民生的工作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结合起来,业务工作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党建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路径合拍。严格按照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为“十四五”规划实施而不懈努力与落实目标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二)稳增收、生产经营一起抓。一是确保12.04万亩耕地,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粮食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着力打造我区绿色有机示范基地,带动农户进行科学种植。重点做好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定期对四个测报点进行虫情动态监测。开展绿色防治、统防统治,积极推广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均达到43%,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同时,搞好全区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监测工作。二是加快新建设施大棚建造和旧温室的改建,树立样板示范,建立集温室生产、连栋温室育苗、新技术试验示范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标准设施农业园区,成为全区典范,引领带动全区设施农业生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及特色示范园创建工作,努力抓好余庄新农源植物工厂、盘古农牧科技、潞植农业科技、泽宇莲藕种植示范等农业园区建设,推进蔬菜生产标准化发展;建好我区广大百姓的“菜篮子”工程。

(三)促转型、产业项目一起抓。一是大抓项目、策划包装重大项目,努力引导培育壮大我区“七大产业集群”项目,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工作,重点建设水果、中药材、药茶等基地建设,尤其是中药材产业链的发展壮大。二是紧盯一产固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加强与乡镇街道、农业企业等相关部门对接,争取按照时间节点,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是做好产业发展全局规划。优先发展“一环两线”三大片区的优质高效渔业、特色优质蔬菜板块、特色中药材板块、特色林果康养等农业产业板块。每个板块产业力求实现“四个一”:有一个重点专业批发市场,有一些农业科技示范区,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一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以此为切入点,坚持循序渐进,梯度推进,培育壮大市场竞争主体的实力推进市场经济主体倍增计划。培育引导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中小企业、龙头企业提质上档、打造标杆龙头企业,形成梯次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实现全产业链提升、全价值链增值,达到延链、补链、强链目的,推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省级健康渔业养殖场1个。四是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区财政对一产的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业企业,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农村领域,做大做强我区的农业产业。

(四)建城乡、振乡村一起抓一是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加快梳理和破解城乡融合发展堵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山凿路、积势蓄能。二是继续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以上,提高生活环境。三是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发展休闲农业,推动渔业与旅游、文化、科普教育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提升休闲农业内涵和品质。建设10个休闲观光旅游村、2-3个品牌化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五是立足“东山西水”优势,全力配合我市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核心区。

(五)强服务、提升素质一起抓。一是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充实培训内容,继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培训跟踪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农产品销售路径,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让高素质农民培育真正成为提升农民技能和素养的民心工程。二是继续发挥“三队包联”服务到村、到户、到主体开展服务,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科技为先添动力、项目工队项目为王强实力、营销战队产品为本挖潜力。

(六)防风险、安全稳定一起抓。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加强农产品自检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制度,构建以合格证管理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加强社会宣传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继续推进全区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推进追溯平台推广应用。二是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加大重复访治理及信访积案化解,农业生产安全稳定。


长治市潞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