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科学技术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000014349/2022-40925
发文字号 潞州科发〔2022〕7号 发文时间 2022-06-15
发文机关 潞州区科技局 主题词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科学技术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 其它 发布日期 2022-06-15

长治市潞州区科学技术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坚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工作思路,综合施策,多点发力,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过硬队伍

1.在强化政治功能中提升凝聚力。充分运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持续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场合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做到理论学习、党性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信念坚定忠于党,心中有责担得起。

2.在完善党建制度中提升执行力。以巡察整改为契机,认真对照反馈的问题,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坚决把整改落到实处。结合整改清单,先后健全完善了“局党组工作规则”“意识形态舆论阵地管理工作办法”“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一把手末位表态 4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党组会、局务会等会议议程,并把2名年轻同志作为入党对象进行培养,为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

3.在锻造过硬队伍中提升战斗力。以打造“勤思考、勇担当、善作为”的党支部队伍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做好包联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按照区委安排,全员参与高铁东站疫情防控工作,使“四争四亮走在前,我为潞州做贡献”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二)强化作风建设,打造清廉机关

1.以严管加厚爱,激发清廉动力。以清廉机关建设为契机,认真查找工作中是否存在“庸、躺、怕、拖、怨”等不良作风并进行有效整改。同时,领导班子成员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在工作中对职工加以指导,在生活上予以关心,以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营造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以制度加文化,释放清廉活力。在清廉机关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通过举行专题警示教育会、打造机关廉政文化墙、一把手讲廉政党课、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用清廉文化的软实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廉政文化的熏陶中释放清廉活力。

3.以勤政加廉政,提升服务效能。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开展入企服务,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宣讲科技政策,邀请专家开展科技培训和专项辅导,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推进了企业科学创新发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推进落实

1.优政策,创环境,厚植良好创新生态。着力完善创新生态工作机制,调整了区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形成了全区创新生态建设定期协调研判工作制度。同时,拓展政策宣传平台途径,继续加大与区级官方新媒体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深入开展入企服务,加大对《山西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长治市创新生态建设30条》以及新修订的《长治市潞州区支持创新生态建设若干措施》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政策的知晓度,在全区营造了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

2.强服务,育主体,壮大高质量发展集群。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梯度计划实施,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坚持以提升服务质效为抓手,常态化实行“企业一线工作法”,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邀请省市科技专家深入企业全方位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点对点、点对面培训和辅导,推进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迈进。4月份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开始以来,培育指导16家企业通过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组织山西际安电气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参加第1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目前,正在组织第2批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3.搭载体,筑平台,打造区域创新矩阵。着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推动创新载体建设和提档升级,指导“支点创新工坊”等6家众创空间申报省级众创空间,推进了“东山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到期复审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协同发展原则,积极推行“企业自建”“校企合作”等多种平台建设运营模式。聚焦我区产业创新需求,加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建设,引导并协助企业完善研发平台软硬件设施,组织企业申报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努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积极推进长治凌燕机械厂和太原科技大学共建“山西省新能源航空保障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山西航天清华和中北大学共建“航天复杂异形件智能制造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4.深合作,解难题,建设成果转化基地。加快“企业科技特派员”建设,配合市局完成了遴选第二批企业科技特派员派驻我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协调推进了企业“航空四站保障车辆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基于电动底盘的飞机地面智能控制空调车设计与实现”等技术开发项目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着力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促进关键技术攻关。“MicroLED 超微显示集成产业化技术研发“航空航天典型筒体智能机械加工技术研究”2项科技计划项目列入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为企业争取科技资金200万元。

5.重引导,抓培育,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全区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倍增全年任务为345家,为确保数量提高和质量提升,我们积极与镇街(中心)、行政审批局以及众创空间、科技型企业进行常态化沟通联系予以全力推进。截至5月26日,共登记注册268户,注销54户,1—5月净增214家。5月份登记注册64户,注销13户。

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的支撑引领作用不够明显,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激励机制有待改进和完善,科技创新环境有待不断优化等问题和不足。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予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聚焦创新政策落实,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加大创新政策落实力度。认真落实《长治市潞州区支持创新生态建设若干措施》,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众创空间等科技奖励资金兑现工作,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抓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并精心遴选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鼓励企业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帮助企业争取上级科技资金支持。

(二)聚焦市场主体倍增,扎实培育创新主体。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采用深入镇街(中心)举办培训、上门辅导等方式,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和培训,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型企业认定的申报程序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宣传,帮助企业知晓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激发企业申报热情,对经过筛选列入后备库的企业进行“一对一”精准辅导,确保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持续、稳步推进,为完成年度考核指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三)聚焦平台载体培育,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建设。引导并协助企业完善研发平台软硬件设施,组织企业申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努力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力争认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家以上。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充分发挥其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环境优势,不断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入驻企业的科技含量,把孵化器、众创空间打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阵地和创新创业者的聚集地。

(四)聚焦成果转化落地,推进科技成果应用。深入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加强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聚焦企业技术需求,配合市局做好第二批企业科技特派员派驻我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一对一服务”机制,加快解决一批重大技术产业化问题。深化省校合作,深入推进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两大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平台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