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教育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1-12-17 |
发文机关: 长治市潞州区教育局 | 主题词: |
标题: 潞州区教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教育 | 发布日期: 2021-12-17 |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瞄准打造“全市领跑、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群众满意”教育高地的目标要求,立德树人,深化改革,落实“双减”,全力推动潞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区教育局先后获得全省“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第五届“清明时节话家风”征文比赛最佳组织奖,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全区各中小学以“八个一”“红色五字决”等活动为主,以“我向党旗敬个礼”“唱支红歌给党听”“党的故事我来讲”“翰墨丹青颂党恩”等内容为载体,引导广大青少年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潞州教育公众号开设“唱支歌儿给党听”“师生共讲红色故事”“党史百年天天读”等栏目。南石槽小学有序组织少先队员前往抗日五专署及刘伯承工厂旧址开展解说志愿服务;新华小学、上南街小学、潞州中学、实验中学等在省市区主流媒体宣传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等典型经验,社会各界反响良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构建“小课堂、大思政”工作格局。
(二)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加快学校建设。完成清华中小学综合楼改扩建项目,9月份已投入使用;惠丰小学综合教学楼主体已完工;长治学院师范分院南校区旧址九年一贯制学校即将开工建设;完成高铁中学和堠北庄中学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提档升级工程和太东小学操场改扩建项目。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在去年招聘、引进教师120名的基础上,今年再次招聘、引进教师120余名,全区教师学科、年龄结构渐趋合理,基本满足了开全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需要。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教师培训交流,组织新聘任的60多名副校长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开展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三是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潞州区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项目已通过验收并开展应用。实施中小学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行动,我区1所学校通过省级数字校园示范校验收,4所申报市级数字校园示范校。紫坊小学和东街小学被教育部办公厅表彰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与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三)优化学校布局,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编制印发了《潞州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了《长治市潞州区教育局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实施方案》。启动农村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按照4:4:2比例,推动中学向县城集聚、小学向镇以上集中,力争到2023年底完成27所中小学撤并工作。一是统筹谋划、形成合力。认真组织落实全区教育布局优化规划,将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与之统筹实施、协同推进,按照“小校并入大校,弱校并入强校”思路,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有效推进。二是整合资源、分步实施。坚持“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因地因校制宜”原则,先建后撤,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今年投资166.9万元完成高铁中学和堠北庄中学升级改造,同时按照不设立起始年级——逐步分流非起始年级学生——分流教师——资产移交——申请撤办的基本流程,开展农村学校撤并工作。三是按时完成、成效显著。今年,需完成11所中小学撤并任务。截至目前,7所小学和4所初中撤并工作已基本完成。西白兔小学作为2022年的撤并任务,现已具备撤并条件,提前完成撤并工作。
(四)拓宽渠道,扩大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着力加大主城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力度。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所。上南街小学、梅辉坡小学2所学校附属幼儿园已开工建设;原二体校、市特校旧址2所新建幼儿园已签订土地收储及托管协议,正在办理选址意见书。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5所。圣鑫园小区3所配套幼儿园,工程质量评估已完成,正在起草移交协议。龙港新城和府秀江南2个小区配套幼儿园,目前正在进行室外硬化,年底将全面完工。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所,超额完成2所。加大财政投入,2021年奖补公办幼儿园专项资金647万元,用于幼儿园补充设施设备,改善办园条件。全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年生均公用经费共720.96万元,已全部落实到位。强化学前教育资源联盟,通过跟班学习、活动观摩、送教下乡、入园讲座、联合教研等帮扶方式,不断引导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园、普惠性民办园辐射与拓展。
(五)扎实开展“双减”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统筹抓好减负与提质、管好校内与校外、抓好全面与重点,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将“双减”工作与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建设同步谋划、一体推进,多轨发力、优势互促。一是加强作业管理。制定《关于加强作业管理的实施方案》,组织全区中小学校教研主任开展作业管理方案的学习和培训;强化过程监督,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督查。学校书面作业总量和时长100%达标。二是全面开展课后服务。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区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案”实施课后服务“5+2+1”模式,构建起以指导作业、答疑辅导、特色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体系。组织召开了全区“双减”工作暨课后服务阶段性交流会。截至目前,参与学生达到5.9万人,参与教师3394人,成立思维训练兴趣小组427个、体艺社团812个,开展综合实践活动535次,有特长的家长和志愿者到校讲授专业知识513次。三是从严规范校外培训。教育局机关全员上阵,分16个督查组对辖区内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先后进行了三轮摸底大排查,做到底数清晰。国庆和双休日,对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明察暗访。10月25日开始,由教育局牵头,行政审批、民政、市场监管、住建、消防等单位组成4个联合检查组,对全区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全面排查,并进行“回头看”。截至目前,依法关停120家,其中51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关停。查处黑机构107家。
(六)紧绷安全之弦,维护学校和谐与稳定。投入614.88万元为全区各校配备专职保安244名,为师生筑牢安全围墙。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全区各学校开展全方位检查,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早发现欺凌行为苗头,及时干预,切实守护师生安全。
二、存在问题
虽然潞州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面临一系列困难与挑战,离群众和学生的期望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教育发展方面。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不尽科学。随着农村流向主城区生源数量持续增加,学校场地狭小问题突出。在农村学校撤并中,撤并学校所在村村民只单纯考虑孩子上学方便,加之乡村观念和风俗习惯,导致布局调整遇到一定阻力。农村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特别是信息化教学设备严重老化、短缺。城乡教育一体化还需进一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还需向纵深推进。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方面。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全国原则上达到50%。”目前,从我区学前教育整体布局来看,公办园只有83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40.41%,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仍然短缺,供给不足。
(三)落实“双减”政策方面。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新要求,学校现有音体美等艺术专业教师相对不足。急需建立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的激励机制。作业总量控制对学生的个性化和实际需求关注不到位。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多、情况杂,无证机构隐秘性强、排查难度大。
三、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全区教育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扩大优质资源,深化教育改革,全方位推动潞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和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细化落实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提升党员干部教师的自律意识和监督意识。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落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不断优化学校布局,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实施方案》,完成2022年农村学校撤并任务。加快惠丰小学新教学楼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长治学院师范分院南校区旧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接收体育路小学,并举办为东街小学分校区。
(三)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推进上南街小学、梅辉坡小学等2所学校附属幼儿园新教学楼建设;开工建设原二体校、市特校旧址等2所学校新建幼儿园项目。积极推进圣鑫园小区3所配套幼儿园和府秀江南幼儿园、龙港新城幼儿园移交工作,将圣鑫园小区3所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龙港新城和府秀江南2个小区配套幼儿园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继续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力度。
(四)持续推动“双减”工作取得实效。坚持把抓好“双减”工作作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把作业质量提上来,向课堂“抢”效率,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多元化、全覆盖。全面加强家校沟通,增进家长对“减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高压打击在职在编中小学教师在外兼职有偿补课、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诱导学生到校外补课等行为。从严规范校外培训,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回头看”。多措并举、协同推进,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五)继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把安全之弦绷得更紧,把安全之要抓得更实,把安全之链拧得更牢。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做到防控责任再压实,应急准备再充分,督导问责再严格,努力办好潞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