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01236931-5/2021-15109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 2021-06-21
发文机关 潞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题词 工作总结
标题 潞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 其它 发布日期 2021-06-22

潞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现将区工信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预测

  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2.63亿元,增速22.47%,高出全市增速21.10%近1.3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46.3%;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率为-5.79%。预计1-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75.5亿元,增速为15%左右。

  (二)狠抓转型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升级。一是聚焦“六新”,实施培育壮大新动能专项行动。建立包联项目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总投资68.7亿元的36个重点转型项目建设。截至目前,2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1亿元,中德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型材组件研发制造等5个项目已投产或部分投产。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高科LED系列项目、高测新型金刚石线、际安电气移动变电站组合开关、首钢长钢废钢回收综合利用和烟道灰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促进半导体光电产业,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扩规提档,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高科前沿发光二极管(LED)扩产项目和中德集团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型材组件研发制造项目建成投产,预计两个项目年新增产值3.5亿元;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支持霍家工业的智能工厂、南耀集团昌晋苑的工业互联网+数字工厂应用等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生产效率提高6%-10%,降低年运营成本近亿元;首钢长钢的智能制造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调研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开工建设。

  (三)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强化政策指引,加大产业升级支持力度。修改完善《潞州区技术改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技改资金的使用范围,优化审核程序。目前,修改稿已提交区政府分管领导研究审核。二是完善服务机制,协助企业申请上级扶持资金。成立技改资金申报工作帮扶小组,深入企业解读政策,指导编制申报资料,积极帮助漳山发电全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霍家工业智能工厂建设等8个项目申报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共计5209.63万元,正在审核中。三是加强协调督促,落实清理拖欠民营企业欠款工作。根据省、市清欠办的反馈,积极组织区住建、卫体、环卫等部门和单位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以及省三建集团等企业账款进行调查核实,并协调区财政、行政审批、审计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提出清欠建议和计划。

  (四)坚持对标对表,深化国企改革。一是强化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对所监管企业统一开展2020年度财务审计工作,形成常态化监管。同时,根据审计结果,督促企业完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工作,并组织大成石油公司(港泰石油)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清产核资,核定坏账,加强长期挂账款项追缴。二是深化区属国企改革。督促指导区商贸中心所属6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完成注册变更登记,改制为公司制企业,所属2家“僵尸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完成出清任务;3家没有开展业务的平台公司,经区政府常务会研究批准,列入清算范围,进入解散注销程序。三是做好分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各项工作。在“三供一业”改造上,涉及的11家企业(首钢长钢按市里计划进行)改造和修缮工程已全面完成,正在进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清算;在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上,加班加点整理资料、审核数据完成补助资金的申请,将中央财政第一批补助资金274万元下放各乡镇街道和区档案馆等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正在组织央企和相关部门开展财政部对中央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资金的审核工作。

  (五)狠抓安全环保,促进安全绿色发展。一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常抓不懈。对钢铁、民爆等行业企业,港泰石油等区属企业,以及铁路道口安全运行开展排查116人(次),排查各类隐患222处,全部得到整改,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二是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根据区疫情防控办的要求,积极协调潞锦工贸等企业,完成了各类物资储备任务。同时,积极协调组织首钢长钢、清华、淮海等重点企业员工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三是监督落实节能减排。组织工作专班驻企实时监督,督促钢铁、焦化、化工、水泥等行业20余家企业全部按要求严格执行错峰生产;督促指导南耀昌晋苑、科保、红旗水泥3个企业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四是积极化解信访矛盾。紧盯直属停产企业和改制企业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全力协调解决玛钢厂遗留问题,将矛盾化解在了基层。

  (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提升基层党建水平。一是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党史学习专题会、集中学习研讨、专家宣讲、党日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组建“工匠宣讲团”,深入企业一线讲党课。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局党委立足本职办实事,加强入企服务,助企纾困解难题,为企业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270万元,解决原改制企业遗留问题2件。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和个人廉政谈话,组织开展所监管国有企业2020年度财务审计,防范廉政风险;三是把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加强国企改革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高度关注直属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和改制企业党员、职工思想动态,确保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落实。

  二、上半年亮点工作

  (一)争取上级资金1270万元。今年上半年,帮助企业争取上级各类扶持、奖励资金1270万元已到位。其中,清华装备公司和淮海工业集团2个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奖励资金共1000万元,首钢长钢压减产能补偿资金250万元,际安电气企业技术中心奖励资金20万元。

  (二)入企服务见成效。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入企服务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企业20余家,梳理各类问题和诉求12个,截至目前,已解决问题6个,正在解决的问题3个,其他3个问题需协调市级以上相关部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亟待优化。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占比偏重,高端制造、LED光电、太阳能光伏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占比偏低,引擎作用尚未完全彰显,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依然严峻

  (二)科技投入意识不强。部分民营企业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面投入意识不强,导致我区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上相对落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土地规划问题制约企业发展。在入企服务梳理汇总的问题中,难点重点集中在规划、土地等方面。由于一些企业建成时间比较长,规划、土地等问题形成时间跨度大,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建议积极协调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积极对接,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面对面协商解决。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运行监测和要素保障,确保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紧紧围绕提质增效目标,超前、靠前科学监测,把握政策重点,紧盯市场热点,加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紧“小升规”企业及时纳入规模统计。提升服务效能,强化工业生产要素支撑和保障能力,树牢进度意识,压实工作责任,力争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等各项转型指标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二)坚持聚焦“六新”,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聚焦“六新”,狠抓36个工业产业重点转型项目建设,加快壮大半导体光电、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强力改造提升煤焦冶电传统产业,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聚焦难点、堵点、痛点,坚持依法依规、因企制宜、分类施策,纵深推进国企改革,确保按时完成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脱钩改革、一般性竞争领域企业退出、三项制度改革、“三供一业”改造和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改革任务。完善企业监管制度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入企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建立问题建账销账制度,切实解决制约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清理拖欠账款等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积极争取省、市扶持资金,落实区级扶持资金,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基层党建水平。落实党建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巩固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企业党建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党建工作与安全维稳、扫黑除恶、禁毒攻坚等相结合,不断强化全局干部职工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全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争当转型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