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开目录>部门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4-13315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3-12-11 |
发文机关: 潞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其它 | 发布日期: 2023-12-25 |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现将区工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5.3亿元,同比增长4.5%。预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6.3亿元,同比增长-4.3%。工业增加值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和政策原因,钢铁、废钢、洗煤、光伏行业影响较大,较去年同期产量大幅下降,全年影响产值约67亿元,影响增加值约21.14亿元。
11项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中,可以完成目标任务的6项,完成困难的1项,等待省统计局反馈的3项,不涉及我区的1项。
1.“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1%”,预计全年增速为2.2%,可以超额完成目标。
2.“焦化行业先进产能占总产能比重达到100%”,预计全年占比为100%,可以完成目标。
3.“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达到-11千克标准煤/吨”,预计全年长钢为-24千克标准煤/吨,长信为-12千克标准煤/吨,可以超额完成目标。
4.“省级产业链营业收入增速达到14.5%”,预计全年增速为40%,可以超额完成目标。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达到15.5%”,预计全年占比为16%,可以超额完成目标。
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速达到15%”,预计全年增速为15%,可以完成目标。
7.“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预计全年增速为-2%,该指标完成较为困难。
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5%”,该项指标目前待省统计局反馈数据。
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该项指标目前待省统计局反馈数据。
10.“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达到2%”,该项指标目前待省统计局反馈数据。
11.“省级专业镇产值增速”,我区目前无省级专业镇,不涉及我区考核。
(二)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我区重点工业和信息化转型项目21个,总投资29.74亿元,截至目前,21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57亿元,其中,高科华兴新建LED封装、首钢煤气综合利用、首钢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利用等5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年新增产值6.1亿元左右,成为全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推动制造业振兴。立足我区实际,聚焦钢材深加工、光伏制造、LED光电、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六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进链长制,组织东明光伏、新华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参与2023年山西省重点产业“链核”企业遴选工作。研究制定了《长治市潞州区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干在先做示范行动方案》,并着手制定我区重点产业链图谱清单,全面梳理重点产业链中的重难点环节、重点项目,找准薄弱环节,补齐、补好、补全每个产业链发展短板。三是培育特色专业镇。成立专业镇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积极制定政策保障落实机制,根据各镇、街道(中心)的产业特色、区域位置和现有产业基础,形成《潞州区专业镇调研报告》,并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正在研究编制我区专业镇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梯度培育计划,全力推动市级漳泽光伏制造专业镇申报省级专业镇,推动西白兔精细化专业镇创建市级专业镇,黄碾绿色制造、马厂资源循环利用作为区级潜力专业镇培育。四是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我区目前基本实现了5G网络布局全覆盖,《潞州区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初稿已编制完成。霍家工业、南耀集团昌晋苑的智能工厂,晋控电厂长治发电公司智慧电厂,首钢长钢产销一体化等项目已初具规模,部分设备已投入使用。同时依托首钢长钢、霍家、昌晋苑等企业的工业互联网+数字工厂应用项目,在煤炭、电力、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领域,加快标杆示范引领,助力我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推动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根据省委“两不一欠”总体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对全区185家机关事业单位和25家区属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审核,在6月份进行大排查的基础上,9月份再次开展了“回头看、大起底”工作,建立了清欠明细台账,加强动态管理,同时,对省、市纪委等部门转办的欠款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将属于清欠范围的及时纳入清欠台账,确保我区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应纳尽纳、不留死角。我区分两批上报省清欠专项行动台账共计174笔欠款,涉及27个部门和单位,欠款总额17240.32万元(全部为无分歧欠款)。截至目前,清偿化解欠款总额为17144.89万元,化解率达到99.45%。二是坚持入企服务不间断。我局高度重视常态化入企服务工作,围绕服务重点产业及头部企业发展需求,对1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企业开展入企服务,建立问题台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企业运营和项目建设中实际问题。今年以来,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2个,帮助霍家工业、高测新材料、首钢长钢等企业的5个项目申报省级技改专项资金支持,待评审;积极协助长信钢铁、诚诚再生2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已于11月份通过评审,待认定。三是助力废钢铁加工产业发展。为钢城附企、诚诚再生资源、长信再生资源3家废钢加工企业兑现各级奖补资金共计4841.21万元,协助山西长信再生资源、通达双通2家废钢加工企业进入工信部规范企业名单。研究起草《长治市潞州区支持再生资源(金属类)综合行业发展奖励措施》,目前待政府上会审议。
(四)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一是研究制定国企改革行动方案。成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专题调研组,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和改革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形成了《潞州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调研报告》,并根据调研情况,研究起草了《潞州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行动方案》。经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正在筹备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区属国有企业尽职调查,然后根据尽职调查报告,进一步完善国企改革行动方案;二是推动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在完成区粮食总公司和3家粮站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积极协调指导区发改局研究起草完成《公司制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已报区政府审核,将于近期上会研究批准;研究推动兴城惠民、和浚水利、兴盛基建等5家企业进行整合重组,起草完成整合重组方案,将尽快报区政府研究批准。三是提升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牵头建设国企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和活动服务中心2个区级平台,不断提升国企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水平。退管信息管理平台已于10月份建成试运行,正在筹备进行安全审核和人员应用培训工作。活动服务中心从3月份运行开始,共组织国企退休人员K歌大赛、“七一红歌会”等大型活动4场、组织眼科义诊、非遗传承等主题活动10次、深入社区、小区为国企退休人员开设书法、乐器、合唱、舞蹈等免费课程,参与人员达10000人次。四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以主题教育和清廉国企创建为契机,督导国有企业党支部认真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并结合实际制定了《企业党组织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和《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将党的领导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加强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积极开展“清廉国企”建设,加强国企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建设,开展企业廉洁风险排查及防范工作,组织企业对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廉政风险点排查,找出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清廉国企示范企业兴城惠民公司在项目投资、物资采购、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共完善制度16项,有效预防廉洁风险,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五)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制定《2023年工信系统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长治市潞州区工信系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年行动方案》,确定了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二是开展安全专项行动。采取企业自查、走访调查的方式,对规上企业、所属国有企业等68家监管企业进行瞒报事故行为起底核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三是加强督导检查。抽调专家组成督导检查小组,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以及区属国有企业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检查,全面排查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对发现的182处各类隐患进行闭环管理,限期整改到位,确保企业安全平稳运行。
(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工信局党委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理论学习、干事创业、检视整改等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一是坚持上下联动。及时传达9月15日区委主题教育会议精神,根据区委主题教育第九联络组的工作安排,迅速安排部署,成立以局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主题教育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指导所属各支部有力有序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上下联动,一体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二是筑牢信仰之基。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学习等制度,9月19日-21日对支部书记及科级领导进行集中轮训,每月组织1次集中学习研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对工信系统的最新指示批示精神,并于10月赴长钢厂史馆、抗大一分校陈列馆等地进行党性教育。三是着力推动发展。结合“四下基层”要求,围绕“四项活动”把主题教育作为推进中心工作的有力抓手,督促磨料磨具公司党支部、塑料公司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及时完成换届,扎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举一反三做好巡察整改工作,区委第二巡察组反馈的3个方面17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6个;严格组织程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今年共发展预备党员7名,为党的肌体增添新生力量;开展“入企服务”系列活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及时为群众、企业办实事解难题12件,以实际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四是抓好清廉机关、清廉国企建设。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等著作,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黄文秀事迹展等,加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营造机关廉洁从政氛围;召开清廉机关建设工作专班会议,进一步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内控自查、政务公开办法等制度,强化廉政监督,夯实清廉机关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完善治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打造清廉国企示范点。
二、存在问题
今年我们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政策方面影响。国家实施环保整顿、限产等政策,企业生产波动较大;二是新旧动能转换能力不足。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后劲不足,企业转型还是停留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低水平的升级上;三是要素资源制约较为明显。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原材料、劳动力等重点生产要素价格走高已成为常态,能源供给不足与需求扩张的矛盾也更为突出;四是复杂的经济形势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现有在建项目建设速度慢,一些好项目大项目引进难度较大,后续发展力量不足。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紧盯指标抓运行。充分发挥工业经济运行专班统筹作用,紧紧围绕稳定工业经济发展预期,压实责任、倒排工期,全力加强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重点产品、增长点项目的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生产运营态势,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附加值高、增加值率高的产品的生产力度;努力帮助重点行业克服市场和价格不利因素的影响,开拓市场扩大生产,做好营销;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精准研判,安排专人深入各乡镇、街道和各企业逐一对目标任务进行对接落实,全力做到应统尽统,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和高质量综合指标全面完成预期目标。
(二)振兴产业添动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全过程,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一是完善产业体系。着力统筹推进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培育“三大任务”。改造提升能源、材料、化工产业,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绿色氢能、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重点推动霍家工业年产1万吨PVDF技术改造、长治高测金刚石线扩产、首钢长治钢富余煤气双超发电、红旗水泥120万吨水泥生产线技改、高科集团MLED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和LED外延及芯片等项目建设。二是优化产业布局。以做强做优“产业链”和“专业镇”为抓手,增强“链主”企业带动能力,强化专业镇梯次培育,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聚焦钢材深加工、精细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新型建材等重点产业链提质增效。三是推动产业创新。着力统筹提升协同创新、数智赋能、绿色转型“三大动能”。强化企业研发投入、成果应用主体地位,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三)强化服务优环境。着力统筹优化营商环境、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三大支柱”。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两不一欠”问题专项整治,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常态化入企服务不间断,聚焦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落实产业链、专业镇等优惠政策,争取各级扶持资金、奖补资金,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经营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不懈清理化解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四)深化改革提质效。制定出台《潞州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行动方案》,明确改革任务、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推动我区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深化,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研究制定《区属国有企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奖惩办法》等制度,不断完善我区国有企业监管体系;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积极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加强“清廉国企”创建工作力度,压实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防范廉政风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持续抓好主题教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落实重要部署、推进重点工作,把理论学习、干事创业、检视整改贯穿始终,确保主题教育动真格、见真章、有真效。二是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抓好清廉机关和清廉国企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坚持党建工作与经济运行、安全维稳、扫黑除恶、禁毒攻坚等工作相结合。不断强化全局干部职工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全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争当转型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