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信息公开>长治市潞州区财政局>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2-80236 | |
发文字号: 长潞州财字〔2022〕83号 | 发文时间: 2022-12-12 |
发文机关: 长治市潞州区财政局 | 主题词: |
标题: 长治市潞州区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 发布日期: 2022-12-12 |
2022年,区财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稳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聚焦转型发展、安全稳定、民生保障、党的建设等方面,努力做好财政保障工作,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为我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入支出完成情况
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4135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83.37%,同比增长7.42%,增收978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26202万元,同比增长36.7%,增支87580万元。
(二)全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认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切实做到有保有压,兜住了“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继续加大对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投入。截至11月底,全区民生支出累计完成9120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8%,同比增长3%,增支25000万元。
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资金。全年预计投入4.5亿元,截至11月底已投入3.85亿元。资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疫情防控设备及车辆购置、方舱隔离点建设和酒店隔离点经费、常态化核酸检测人员补助等。促进稳岗就业和全民技能提升工作。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总体思路,激励和带动更多劳动者走出一条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下达就业专项资金3530万元。全力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教育累计投入28921万元,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不断深化,普惠性幼儿园、中小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有效改善;免学费、助学金、营养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班主任津贴等政策顺利实施。做好机关事业养老和城乡居民养老工作。拨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6964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10063万元,保证了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地领取养老金,对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440万元。持续支持困难群众救助工作。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6040万元,拨付省市城乡低保、特困对象一次性生活补贴382万元。拨付“残疾人两补”资金1229万元。
(三)多点发力支撑全区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全面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严格落实助企纾困若干措施和减税降费政策要求,切实做到应减尽减、应免尽免、应退尽退。为全力保障留抵退税库款需求,国库动态存放有一定金额的退税资金,确保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真正惠及各类市场主体。截至11月底,我区已退税款66446万元。
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通过注资提高为我区中小企融资担保能力,依托市担保公司,解决了我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效改善了我区营商环境。目前市财鑫担保公司已为潞州区内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共担保65笔,担保金额1.5亿元。
保障重点领域投入。拨付风险普查、冬春救助等专项资金837万元;下达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220万元;“三项强制措施”管道燃气居民自有设施升级改造专项资金1000万元。拨付污染防治资金5154万元,其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湿地工程专项资金2755万元。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中小企业专项资金1758万,用于奖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对外经贸发展;拨付绿色制造推广专项资金202万元,用于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全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补助。拨付专精特新奖励100万元,用于长治高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2022年,申请政府一般债券资金2207万元,主要用于三大板块旅游公路207万元、惠丰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860万元、上南街小学综合教学楼550万元、农业农村局环漳泽湖环境整治590万元;申请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3000万元,主要用于天晚集棚户区改造项目8000万元、环保局农村生活污水项目5000万元。
(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美丽乡村”PPP试点项目建设,拟向上级部门争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4200万元,涉及14个村.推进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申报审核一事一议项目55个,项目预算3475万元。12月初将全面建设完工并验收审计。推进“一事一议美丽乡村”重点实施,涉及马厂镇富村、王公庄村、张公庄村、高庄村四个村庄,项目总投资预算1267万元(其中中央下达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000万元)。
(五)组织开展财务实操培训
根据《长治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2年全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的通知》(长财会[2022]5号)文件精神和年度工作安排,分四期对全区范围内200余家行政、事业、企业共计450余名财会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分三期对我区236名农村财会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通过培训,提升了会计人员创新能力,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
(六)扎实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推行“公开透明、运行高效”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目前已对全区行政事业用票单位158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家的财政票据申请、核发、使用、缴库、核销、审验实行全程监管。
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中,组织预算部门(单位)进行一体化管理实操培训;组织预算部门(单位)对2021年度的项目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自评价,共评价项目个数2614个,自评价资金19.17亿元。并对区水利局、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工信局、区市场监督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6个部门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自评价。选取17个对我区政治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项目、重点民生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和2个部门的整体支出情况进行重点绩效评价。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持续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平台,有序运行“互联网+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体系;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一网通办,“不见面”参与,全流程“免跑腿”,持续降低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成本;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项目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扩大中小企业政府采购覆盖范围;加大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策宣传力度,发挥“政采智贷”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合同融资。截至目前,今年全区完成政府预算金额16093万元,实际成交合同金额14144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949万元。
(七)机关党建工作更加扎实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服务财政中心,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实现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做到学思用贯通。通过全面系统、深入扎实的政治理论学习为导向,实行“一周一学习” 学习制度,开展不限内容、不定时交流发言。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基本制度,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结合业务工作、党日活动制定学习计划。将党建工作、文明单位创建、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推行党员亮牌服务,全链条服务,把党员安排到重要岗位,把重要岗位上的干部发展成党员,发挥了党员引领作用。二是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结合惠民惠农资金、重大工程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岗位“中梗阻”为重点的四个专项整治活动,对“庸懒散浮拖”等“机关病”问题,在局机关开展机关作风集中整治行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预算单位、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水平。思想上同向而行,业务水平提升显著,制度规范,方法明确,高效工作,快乐生活,确保财政工作高效运转。
二、亮点工作
规范工作流程,提高使用效益。不断优化完善资金拨付流程,加强闭环管理。制定财政业务办理工作流程图,制定项目审批流程,规范运行程序,提高管理水平,相继出台《潞州区专项资金监管办法的通知》《财政投资评审有关事项的通知》《潞州区本级预算绩效结果应用暂行办法》《关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管理办法》等14项制度。
围绕考核目标,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为贯彻落实《省对市县财政管理工作考核方案》(晋财预[2022]31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潞州区支出进度考核通报制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考核经区政府同意,将相应奖励或扣减公用经费。排名靠前的预算单位将增加部分公用经费,排名靠后的将适当核减下年预算。在2022年1-9月省对市县财政预算执行支出制度考核中,我区名列全省35名,全市前3名。二是建立健全暂付款管理长效机制,制定暂付款消化方案,完善借出款项审批程序,建立财政对外借款终身负责制。针对预算单位借款,通过进一步论证、评估,按照程序由财政列入年初预算逐步消化。针对垫付城市建设项目资金,由借款的主管部门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进一步加快清算力度逐步化解我区暂付款。针对企业借款,利用法律手段加快清理力度。我区今年的消化任务15056万元,目前已消化11892万元。
强化预决算评审,节约财政资金。为进一步规范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财政性资金项目预决算评审。对于10万元以上的工程建设类二类费用全部纳入预算评审管理,并从严从紧核实二类费用支出标准。截至目前,完成项目预算评审121个,评审金额33441万元,审定金额27828万元,审减资金5613万元,核减率16.78%;9月、10月两个月,完成二类费用预算评审19个,评审金额4274万元,审定金额2087万元,核减金额2187万元,核减率51.17%。结算评审项目共计55个,送审金额7778万元,核减金额684万元,审定金额7094万元,核减率为8.8%。通过预算结算评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节约了项目建设资金。
三、2023年工作计划
按照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在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下,我们将立足发挥财政调控职能,围绕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
(一)抓好组织收入工作,全力保障助企纾困。加大财税协调,在积极培植税源的基础上加大税源监管,依法勤征细管,防止“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切实增加可用财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为企服务,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培植税源,提质增效。
(二)精准施策严控支出,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全面落实好保障责任,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坚决把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方针,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
(三)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一是科学精准编制好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继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加快财政资金直达运行透明度。二是加强绩效管理。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快标准化建设,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三是进一步做好预算评审精细化管理,大力节约财政资金,拟制定《潞州区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改造装修项目支出预算标准》等支出控制性标准文件,从严从紧控制好建设项目支出,防止过度装修改造,杜绝浪费。四是设立财政内部评审中心,配合区审计局做好全区各预算单位重大项目工程决算审计工作,做好对全区各预算单位项目工程预算评审结果复审工作。五是持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全力化解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