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乡镇>老顶山旅游发展中心>公开目录>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2-83066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2-12-27 |
发文机关: 老顶山旅游发展中心 | 主题词: 工作 总结 |
标题: 老顶山旅游发展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发布日期: 2022-12-27 |
2022年,老顶山旅游发展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解放思想,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进步,党的建设不断夯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疫情防控保持良好态势,乡村振兴开创良好局面,较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老顶山旅游发展中心开启绿色协调发展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抓项目稳经济全面促进旅游发展
1、潞州滴谷山庄项目。项目总投资5271万元,占地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包括精品民宿、森林探险、森林康养等,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正进行室内基础装修以及木结构标间基本安装,预计今年8月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营。项目落成后,将大大改善滴谷寺村容村貌,推进老顶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民宿经济、森林康养、旅游发展。
2、奶奶顶旧址保护及村容村貌改造工程。奶奶顶作为老顶山五顶之一,历史文化深厚,为发扬传统文化,保护历史古迹,对奶奶顶旧址进行保护,并对滴谷寺村村容村貌进行改造,项目总投资2195.5万元,总占地面积3389.75㎡。项目对奶奶庙旧址进行修复建设,对3000㎡农家乐进行升级改造,新建2567㎡停车场,公厕4座,配套进行室外绿化等工程建设。该项目的建设将带来关联性效益,增加滴谷寺村及老顶山风景区的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滴谷寺村村容村貌及老顶山风景旅游区的品位,改善游憩环境。
3、推进炎帝文化展示厅投入运营。该项目于2018年开工建设,总投资1371万元,2022年上半年全部完工并验收,该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验收,将于年底对外开放。项目融合了医药文化元素、农耕文化元素,从增强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向心力出发,推动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4、老顶山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按照区委、区政府2022老顶山采石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要求,为改善老顶山生态环境,优化森林植被结构,我中心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深入老顶山沿山生态恢复点逐一进行实地勘测并编制治理方案。首先对高铁东站以东老顶山沿线,双桥庄—金口的11处废旧采石场,精确测量,精心编制施工方案。目前,11处生态恢复点设计方案已全部完成,正在完善相关手续。今年8月对第一期的6处生态恢复点进行治理,11月份完工,明年对剩余生态恢复点进行治理。同时完善后期管护机制,切实把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将景区“疮口”变为城市“窗口”。
二、抓党建强基层不断夯实组织建设
今年以来,我中心党委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为抓手,以规范党组织活动为载体,全方位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不断强化,为我中心创新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是中心党委把专项行动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一号工程”,迅速成立了专项行动办公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决策部署上来。立足中心实际,制定出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实行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紧盯目标任务,拧紧“责任链条”,确保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高效推进。截至目前共召开推进会、研讨会7次,组织机关全体干部集中学习27次。
二是推进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库。加强农村党员队伍日常教育管理,实行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建责任制,实行每月上报工作完成情况,把督促指导、跟踪问效、严格考核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明确每月第一周召开工作例会并建立例会工作台账,通过一月一汇报一通报,赛进度亮成绩,查问题找原因,交任务抓落实,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
三是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纪委关于清廉机关建设的部署要求,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分工,严肃执纪监督问责,通过文件、会议等多种载体,在干部职工中大力宣传作风纪律要求及典型负面案例,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与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及各村“两委”干部签订《全面建设清廉潞州争做清廉党员干部承诺书》,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强化底线意识;紧盯重点岗位、关键环节,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各类风险点,及时化解廉政风险,努力构建辖区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三、抓特色调结构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一是发展老顶山特色民宿。老顶山景区特色民宿建设以“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理念,推进旅游度假与传统农业、森林康养、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合力打造滴谷山庄、清居巴山、瓦窑盛景民宿区。
二是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为充分发挥老顶山旅游发展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牢固树立“一产做精做特”的农业发展理念,本着提升老顶山旅游区的景观品质,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对老顶山旅游区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蔬菜大棚、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农业。截至目前,全中心发展中药材面积620亩,根据市场需求,景观效应,结合本地自然条件,选育品种主要为连翘,牡丹、芍药、柴胡、党参等分布在瓦窑沟、滴谷寺、二龙山三个村。
三是扎实开展“清化收”工作。按照区委部署我中心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化收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不规范合同21份,涉及金额124.09万元;排查农村债权435条,涉及金额267.69万元;排查农村债务313条,涉及金额837.07万元。截至目前合同清理部分已完成,化解债权146条,涉及金额69.045986万元;化解债务79条,涉及金额80.769159万元,其他条款还在努力化解中,新增地源部分也已完成。
四、抓安全查隐患全力保障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集中行动以来,我中心按照全面部署、全员动员、全域覆盖的原则,采取了村级横向排查、科室纵向推进、中心全面监督的工作方法,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各项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一是筑牢森林防火墙。我们始终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始终秉承严字当头、宣传为先、科技支撑、平战结合、防护并举的工作准则。清明节前,我中心针对护林防火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户户落实承诺书、人人发放告知书,在全中心营造了浓厚的护林防火氛围;同时增加临时护林防火巡查员,利用监控中心的红外烟感报警系统,持续对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的森林资源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组织各村对沿山地带的杂草灌木进行清除,安排护林员对林区的枯枝进行修剪,抽调专业人员对发生患枯叶病的树木进行喷洒药物,做到防护并举。
二是织密防疫安全网。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预案,常态化高标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采取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面对面到户宣传的方法,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落实到位,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和盲区。今年以来,我中心共排查和管控重点地区返乡人员480人。辖区内场所码共申请80个,全部投入使用;设置便民核酸采集点4个,便民核酸采样台6个,今年以来共采集10万人次。
三是守好安全责任田。坚持边排查、边整治,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对辖区企业、景点、农家乐、农村自建房进行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我中心共出动检查组83个,出动检查人员168人次,排查企业22家次、农家乐75家次、农户537户,排查整改一般安全隐患138条,隐患整改率100%。排查非经营性自建房共488处,用作经营性自建房49户,对排查过程中发现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立即治理,及时消除农村房屋重大安全隐患。
五、抓基础补短板扎实做好民生事业
一是加强农村低保动态管理,抓好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各项政策,及时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三是积极发展养老事业,拓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思路、措施,与康养产业协调发展,谋划重点项目,补齐养老设施短板。四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强村级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水平,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五是开展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提升工程建设,加强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场所管理,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逐步规范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切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六是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二龙山村燃气改造全部完成;着力解决农村旱厕改造和东沟、盐店沟村污水排放问题。
存在问题
1、旅游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支撑不强、发展路径不多。一是各景区、景点开发档次低,旅游主题不突出;二是旅游宣传渠道窄,方式单一;三是土地、规划仍是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四是旅游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五是相关旅游优惠和鼓励政策措施不完善。
2、农村集体经济仍较薄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各村集体经济收入以租赁为主,较为单一,缺少整体的发展规划,尤其是对如何提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科学有效的方法不多。
3、农村基层设施落后。我中心农村饮水、排水、交通等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受自然和经济条件所限,设施规模较小,承载力低且老化严重,目前已不能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2023年工作计划
1.持续做好旅游开发
一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积极协调推进森林康养服务项目开工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胜地,推动老顶山旅游多元化发展,重点推进百草堂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尽快落地。二是紧扣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药材观赏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经济转型夯实基础。三是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进老顶—双桥庄旅游公路建设;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品牌建设、拓宽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落细省委深化区校合作基地建设,打造老巴山艺术康养小镇,与高校共同谋发展、谋特色。
2.持续加强党建工作
一是强化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进一步健全落实党建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深化“两个责任”落实。二是立足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因村施策,积极培育“资源型”、“种养型”、“服务型”等集体经济,形成一村一策、逐村攻坚,旅游和商业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获取稳定的经营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三是进一步抓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推动党建工作开展,夯实基层基础。
3.持续守牢安全底线
一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打赢防火、防汛攻坚战,同时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认真做好重点企业及教育、食品等领域的日常监管和隐患排查,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抓安全;二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抓早抓小抓苗头,力争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全力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四是加强网格化管理,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积极妥善调解各类纠纷,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五是积极深入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
4.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加强农村低保动态管理,抓好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各项政策,及时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三是积极发展养老事业,拓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思路、措施,与康养产业协调发展,谋划重点项目,补齐养老设施短板。四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强村级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水平,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五是开展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提升工程建设,加强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场所管理,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逐步规范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切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六是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抓好“改气、改厕、改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农村旱厕改造和东沟、盐店沟村污水排放问题。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中心将进一步坚定信心,担当作为,求真务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全力攻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为实干的精神,为建设秀美老顶山,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蓄势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