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乡镇>大辛庄街道办事处>公开目录>部门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000014349/2023-25894 | |
发文字号: 大辛庄街办〔2023〕45号 | 发文时间: 2023-05-10 |
发文机关: 大辛庄街道办事处 | 主题词: |
标题: 大辛庄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大辛庄街道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计划》的通知 | |
主题分类: 其它 | 发布日期: 2023-05-19 |
各村:
现将《大辛庄街道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大辛庄街道办事处
2023年5月10日
大辛庄街道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结合街道实际,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
二、主要目标
2023年监测人口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确保监测户应纳尽纳,扶持符合条件的村发展庭院经济,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重点任务
(一)守好“1条底线”
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基础任务,把促进区域乡村加速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1.促进监测户人口持续增收。把增加监测户人口收入作为根本措施,千方百计拓宽监测对象的增收渠道,严格落实区20条增收举措,积极开展消费帮扶。为监测对象全部缴纳防返贫保险,对收入低于省定防返贫监测标准指导线的,差额进行补偿。全区监测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收入增幅保持在全市前列。
2.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监测快、帮扶准、退出严、责任实的要求,持续引深“三级预警、七策同享”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百日攻坚”春季行动,按照国家和全省统一部署开展集中排查,对全街道的全部农户开展全面排查,集中解决监测对象应纳未纳、帮扶不及时不精准、风险消除不规范等问题。强化帮扶机制,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开发式帮扶政策,引导勤劳致富;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户做好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兜底保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弱劳力半劳力户,创造条件探索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重点关注收入连续两年不增反降的监测对象,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完善退出机制,对已标注“风险消除”的监测对象开展“回头看”,对风险消除不稳定的进行回退处理,对标注风险消除后又出现致贫风险的按程序重新纳入。
3.抓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落实教育帮扶、健康帮扶、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衔接政策,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重点在开学前后、夏秋汛期、冬季霜冻、医保集中缴费期等关键时段,排查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村卫生室优化设置和提档升级、村级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水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继续对监测对象家庭子女开展雨露计划、本科大学生资助工作。
4.强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开展驻村真帮实扶政策宣传“百日攻坚”春季行动,聚焦“五查五看”,强化责任落实,解决选派不精准、驻村不经常、群众不认可等问题。压实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属地在编管理要求,组织驻村干部深入开展养老、健康、家政、文化、就业、爱心超市、环境卫生、种植养殖、农产品销售、假期校外课堂等驻村帮扶“十个服务”。
5.常态化开展问题排查整改。严格对标国考四方面指标要求,做好2022年国考、省考、督导等发现问题整改,确保问题清仓见底,全面清零。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建立问题排查整改长效机制,防止屡改屡犯,确保存量问题彻底解决,新增问题及时整改、按时销号。
6.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把防范化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域风险作为年度重点任务,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全方位梳理排查风险点,主动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持续防范化解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产业发展、稳岗就业、自然灾害、社会稳定、涉贫舆情等潜在风险。全方位梳理排查风险点,抓实抓细各项帮扶措施落实。
(二)夯实“3大支撑”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1.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①抓好果园村特色移民文化中心项目、果园村农产品冷链保鲜仓储项目、鹿家庄综合生态农业产业链项目、陈村智慧农业暨污水农用示范项目等重点农业项目的实施;②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增加经营性收入为重点,通过项目扶持、机制创新等,提高集体经济收入;③抓好利益联结,完善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升行动;④落实好一次性交通补贴、稳岗补助、务工就业奖补等各项奖补政策;⑤实施全民技能“长治行动”,不断壮大“太行技工”等劳务品牌,加大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力度,加大致富带头人培育力度,确保培训效果。
2.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开展深化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百日攻坚”春季行动,用项目化方式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逐步让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①做好村庄规划布局,在开展全区村庄分类布局和规划设计研究基础上,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②以示范创建带动乡村建设,突出规划编制、资金配套、盘活老旧宅基地三个要点,抓住产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三个重点,破解垃圾、厕所、污水三个难点,健全后续管护运营长效机制、人居环境提升长效机制、健康乡村创建长效机制三个支撑点,加大示范创建支持力度,巩固提升创建成效。③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农村户厕改造、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质量。科学确定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模式,探索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全街道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8%以上。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组织实施好农村道路安全畅通、供水保障等工程项目。深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着力解决“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问题。
3.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统领,用系统化方式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①常态化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提升专项行动,协同组织部门推进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②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对乡村各类组织的领导,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深化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新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③推进数字乡村示范建设,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完善“四大平台”,凝聚攻坚合力,完善“四大平台”,推动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
1.完善科技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强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支持各类人才下乡创新创业,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加大乡土实用人才培育和发掘力度。
2.完善保障平台。提升农产品灾害险、价格险保障水平。对收入低于监测标准的易致贫对象及时启动防贫险补差。做好中医中药帮扶政策宣传落实,切实提供医疗保障。
3.完善帮扶平台。以北京市与长治市对口合作为契机,全面对接乡村振兴,强化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帮扶合作。
4.完善招商平台。组织开展项目推介、项目对接、项目招商等活动,增强“造血”能力,以发展的方式巩固脱贫成果。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责任落实
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区乡抓落实的体制机制,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作用,健全成员单位任务分工落实机制,一体推进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优化工作职能,形成工作合力。
(二)提高落实执行力
强化现场推动、通报推动、案例推动、督导推动,实施挂图作战、建账销号、责任到岗、每月调度、科学考核。强化乡村振兴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责任、政策、工作落实落细。健全抓落实提高执行力工作机制,推动政策举措到村到户到人,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锤炼工作作风
坚持“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持续推动重点任务落细落实。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靶向纠治、一抓到底,以过硬作风推动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