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乡镇>大辛庄街道办事处>公开目录>部门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2021-12-31 |
发文机关: 大辛庄街道办事处 | 主题词: 疫情防控 |
标题: 大辛庄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长治市璐州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 |
主题分类: 其它 | 发布日期: 2022-01-06 |
各村、社区:
现将《长治市潞州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潞疫情防控办发〔2021〕145 号)转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贯彻执行。
大辛庄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2021年12月31日
长洽市潞州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驻区各企事业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第五十五次、五十六次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及近期市区两级历次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外防输入各项工作,全力守牢“路州防线”,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责任落实,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行业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以及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四方责任”,严把“境外输入、省外输入、冷链输入”三个关口,全面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一是压实“属地管理〞 防控责任。
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政治号任,强化大局意识、担当意识、风险意识、底线意识,坚持作风下沉、一线作战、靠前指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过去行之有效的成功防控措施和手段,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筑牢我区疫情“防火塔”。三是压实 “行业主管”防控责任。全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精细做好落实政策、情况摸排、规范指引闭环管理等各项工作在安全、有序、规范、科学的前提下,统筹搞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三是压实“单位主体,防控责任。全区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会困体和其他活动组织,要守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和防护设施,深化宣传教育,普及防控知识技术,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四是压实 “个人自我”防控责任。引导广大群众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的自觉意识和个人防控能力,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主动参与接种疫苗,积极配合信 息登记、居家健康监测、集中隔离等防控工作。
二、强化重点人员排查管控
各镇、街道要对 12 月4日以来,有西安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和有病例报告但未调整风险等级地市旅居史的入(返)区人员,立即开展全面排查管控。各单位社区(村》要发挥网格员作用,结合大数据推送重点人员信息,开展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要重点做好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出租房等场所的排查工作。对排查到的重点人员要第一时间管控,第一时间核酸检测,并纳入网格管理,落实“五包一”管控要求。对12月4日一12月13日期间有陕西省西安市旅居史的入(返,区人员,实施1次核酸检测,自我健康监测。对12月14日以来有陕西省西安市及其他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入(返)区人员,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施14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14日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入(返)区人员,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施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一律集中隔离;对 14目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其他低风险区旅居史的和报告本土阳性病例但尚未调整风险等级地市旅居史的入(返)区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一律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三、强化重点场所管控
(—)全面加强“第一落点”管控
要加强环省公路通道交通卡口检查站管控,对有西安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和有病例投告但末调整风险等级地市旅居史的入(返)区人员,各检查站点要一律予以劝返。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等交通场站要落实“第一落点”管控责任,继续严格执行测温、验码、查行程,要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和有病例报告但未调整风险等级地市居史的入(返)区人员,严格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不能提供的,在第一落点的核酸检测点进行采样检测,并登记纳入属地管控。
(二)全面加强公共场所渡情防控
各级各都门要严格落实属地和行业监管责任,辖区内所有景点、景区等文化旅游场所和酒店、宾馆、民宿等住所要对所有游客,旅客进行测温、验码查行程;各企事业单位要做好在单位工作人员及来访人员的测温“两码”查验工作。凡14 天内有西安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和有病例报告但未调整风险等级地市旅居史的人(返)区人员,要严格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法提供的不得进入。同时,要做好登记第一时间将人员信息报告所在社区(村)按照“谁主主管、谁负责”原则,针对人员聚集场所和所有公共场所要进行测温和“两码”查验,开展全方位、地毯式督查全覆盖,确保各类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三)全面加强学校疫情防控
各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排查中高风险地区入长返长师生等风险管控人群,发现涉疫重点人员要第一时间报告属地疫情防控办。要严格执行放园封闭化管理,严格落实师生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复课查验制度和晨午晚检工作,发现发热、千咳、乏力等异常症状,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四、严控聚集性活动
要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庙会、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控制人流量,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严格控制活动规模,举办50人以上的活动应制定防控方案,并振属地疫情防控办批准。大力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牶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餐饮单位须严格落实扫码、现场测温和佩戴口罩等措施。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
五、加强“两节”疫情防控
元旦、春节假期,要坚持非必要不离市、不出省,尤其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病例轨迹关联地。如确需跨省出行,返区后,应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做好14 天自我健康监测。各景点景区、商贸农贸市场、影剧院和各类餐饮等聚集性场所,要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日常消毒、通风等防疫措施,实行 “限量、预约、错峰”措施,执行接待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75%的要求。暂停室内文化场馆、网吧、健身房、歌舞娱乐场所(KTV、舞厅、游戏游艺厅)、酒吧(清吧、慢摇吧)台球厅等场所营业,急需暂停棋牌室、麻将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密闭场所营业。各监所、养老机构、福利院等重点场所要严格实施封闭管理。各学校要错峰安排春季学期开学返校,做好“两节”期间留校学生的管理服务。
六、聚焦农村地区疫情防控
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是整个疫情防控王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单位要提高认识,严格落实“三减少、三加强”即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乡村网格化管理和加强定点诊治工作要求。要落实好区级领导包镇街、镇街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三级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强化常态化防控举措,做好疫情监测、重点人群防控、重点场所防控、宣传教育和各项应急准备,严防散发病例传播扩散,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
七、提升多渠道监测预警能力
(一)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进一步强化发
热门诊“哨点”作用,严格落实发热病人闲环管理要求。所有发热病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4-6小时内反馈核酸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反馈前全部留观。鼓励医疗机构配备核酸快速检测设备,减少发热病人等候时间,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对可疑病例严格闭环管理,不具备诊治条件的医疗机构不得常规诊治具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患者。
(二)健全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做好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等相关重点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监测,收集药店、教育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和网络媒体等多渠道预警信息,提高信息研判和预警响应的及时性。区疫情防控办将每周红织分析研判监测信息,评估疫情传播风险,提请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动态调整防控措施。
八、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疫情防控短板
认真学习全国其他省市防控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汲取外省典型聚集性疫情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足,理顺防控机制,优化防控流程,细化防控措施,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找准症结,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举措。要进一步完善大数据排查协作机制,切实加强重点人群管控,掌握底数,加密加频核酸检测频次。要加强隔离场所储备和规范运行,提前谋划隔离场所选点使用。要加强物资储备,对现有的物资储备再检点,按照一旦启动全员核酸检测所需的物资量做好准备。要做好交通卡口防疫检查站人员取暖、就餐、补助等保障服务事宜。要提高信息化水平,筑牢“数宇防线”,推广 “电子围栏”等智慧防控措施。要强化应急演练,元旦前各镇、街道要进行一次演练,切实提升快速反应、果断处置能力。要加强疫情防控督导,近期全区要实现镇、街道督导全覆盖,参照市级近期督导十三项内容,逐一检点,即时整改,确保督导实效。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觉、在行动上坚定抓好落实,坚决有力、科学有效地抓好疫情防控,不折不扣把疫情应急处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抓紧抓细抓到位,坚决守住路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