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推动潞州区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 2024-08-29 15:35       大    中    小      来源: 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尊敬的王秀玲委员:

您好。您所提出的《推动潞州区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您的这一建议提得很好,对改进政府加强老年人养老保障工作,满足老年人口医养结合需求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尤其是您从现阶段“医养结合”发展的不同角度对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需求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建议,对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提出了战略发展规划,为政府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建设提供了宝贵意见。

二、关于推进我区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需给您说明的是,近年来,我区以推进“医养结合”与卫生健康工作融合发展为抓手,做优做强以医养结合为重点的健康养老产业,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探索医养结合多业态融合发展新模式。

目前我区在医养结合工作中始终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前提,依托辖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4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力打造全链条的医疗和养老服务,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的融合发展,通过“助医、助养、助餐、助洁、助急、助行”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区委“爱心60工程”内涵。一是医疗与养老全面结合,建立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能医能养”服务模式。我区充分利用优质医疗资源较多的优势,通过股份合作举办、转型创办等办法建设医养服务结合中心,为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这一层面的服务中心以惠丰医院为代表,目前,该院有医养结合床位200张,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医养结合服务。下一步,该院通过引进社会资本,进行改扩建建设,建成之后,医养结合床位将达到1900张,成为全省最大的医养结合基地。二是医院规模转型,建设精品康复医院,实现“半医半养”康养服务模式。以常青医院为代表,与紫坊养老院合作,医疗与养老资源共享,让紫坊养老院的老人既能享受到养老服务,也可享受到常青医院的医疗服务。三是选取条件成熟的街道中心,围绕养老服务,增挂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牌子,开展康复疗养、康养结合特色服务,实现“有医有养”康养服务模式。目前,我区重点打造了太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照护院。该照护院是太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和平医院、山西和年康养服务中心合作,是山西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居家养老唯一试点基地。该院以服务失能失智老人为主,可以提供专业的护师一对一呵护、心理疏导、定制营养套餐等24小时守护老人的健康服务。该照护院以智能化、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平台为主,设有大数据存储空间和云HIS系统,照护院面积1800㎡,医护人员150余人,可为周边居民提供“医、防、康、护、养”五位一体的服务。同时,位于东方360占地一万平米,拥有医疗床位70张,养老床位90张的嵌入式长治盈康老年护理院也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四是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构筑最基层康养结合网底,打造“健康守护”基层服务模式。首批我们选择5家优秀社区卫生站——桥北站、滨河西站、东方站、铁运部站、金融站入驻社区,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为辖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和“日间料理”服务。截至目前,下东社区卫生服务站900㎡康养服务中心已挂牌成立,英中街道县前巷社区卫生服务站500㎡康养服务站正在建设装修中,预计年内投入使用,太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照护院嵌入式模式成功复制到长北铁三局医院,该院占地3000㎡,建成后将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精准医养服务。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我区在“医养结合”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虽然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的肯定,但在实际工作运行中也存在着如您在建议中所提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医养结合机构受资金困扰。医疗机构开办养老服务时要对原有的医疗设施进行相应改造以适应老年人入住的条件,但改造成本相对较高,从目前我区建设成的东街街道下东社区卫生服务站、太西街道桥北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养机构看,改造费用均在200万元左右,全区卫体系统目前已建成的医养结合机构负债率均在75%以上,因此制约医疗机构创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二是医保衔接不到位。由于医保只能用于看病、治疗等医疗服务,而往往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老年人在养老方面的支出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费、住宿费等费用又远远高于医疗费用的65%以上,这部分费用只能由入住的老年人自行负担,因此增加了老年人的养老成本。三是体制机制需进一步理顺。当前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互相独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不够健全,资源不能共享,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往返家庭、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增加了家庭和社会医疗护理的负担。四是服务内容单一僵化。目前对老年人缺乏全面评估,导致无法明确老年人是否需要医养结合服务以及服务的具体内容和需求程度,很难做到服务内容与服务需求相吻合。五是专业人才缺乏。因为医养结合工作的特殊性,临床医护大多不愿到医养结合机构工作,老年康复和护理专业人才紧缺。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系统专业培训不够等问题。护理人员总量不足、招人难和留人难的问题突出。从我区目前已运行的医养结合机构看,护工平均年龄均在45岁以上,本身年龄偏大,在培训学习中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较低、无法快速掌握更新的护理常识,而且在长期照顾老人的同时也会导致护工自身健康出现问题。

下一步,我区将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引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医养结合工作真正融入到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共同打造“大爱潞州”,为我区老年人健康事业和建设美好新潞州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关于您提出的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有关您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我们将认真采纳,认真落实。一是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子,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工作,探索推进医养有机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健康养老,实现养老机构供养康复、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一体化发展;二是探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促进全区各类养老机构统筹发展,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农村颐养院、农村幸福院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协调督促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完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没有条件设立医务室的,日常基本就医依托社区卫生站定期进行医护服务等;三是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开办医养结合,探索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四是加快全区医养结合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科医生的培养,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

另外,为加强与您的沟通,我局高度重视,于2024年8月29日就提案办理方案与您沟通协商,并听取了您的意见建议,在建议答复前,于2024年8月29日就提案答复工作与您进行沟通(座谈),征求了您对提案答复满意度的看法,并对提案答复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区康养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