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09 14:52
大
中
小
来源: 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尊敬的徐建军委员:
您好。您所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的这一建议提得很好,为我区在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使医疗和养老资源共享,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和服务需求方面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于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需给您说明的是,在政策方面,区政府坚持把医养结合发展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卫体、民政、人社、医保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医养结合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医养结合工作重大事项,部署、督促、检查、指导全区医养结合工作。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自身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养老扶持政策,不断强化政策措施有效衔接,形成了促进医养结合推动健康养老事业稳健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服务模式方面,一是医疗与养老全面结合,建立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能医能养”服务模式。我区充分利用优质医疗资源较多的优势,通过股份合作举办、转型创办等办法建设医养服务结合中心,为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这一层面的服务中心以惠丰医院为代表,目前,该院有医养结合床位200张,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医养结合服务。下一步,该院通过引进社会资本,进行改扩建建设,建成之后,医养结合床位将达到1900张,成为全省最大的医养结合基地。二是医院规模转型,建设精品康复医院,实现“半医半养”康养服务模式。以常青医院为代表,与紫坊养老院合作,医疗与养老资源共享,让紫坊养老院的老人既能享受到养老服务,也可享受到常青医院的医疗服务。三是选取条件成熟的街道中心,围绕养老服务,增挂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牌子,开展康复疗养、康养结合特色服务,实现“有医有养”康养服务模式。目前,我区重点打造了太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照护院。该照护院是太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和平医院、山西和年康养服务中心合作,是山西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居家养老唯一试点基地。该院以服务失能失智老人为主,可以提供专业的护师一对一呵护、心理疏导、定制营养套餐等24小时守护老人的健康服务。该照护院以智能化、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平台为主,设有大数据存储空间和云HIS系统,照护院面积1800㎡,医护人员150余人,可为周边居民提供“医、防、康、护、养”五位一体的服务。四是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构筑最基层康养结合网底,打造“健康守护”基层服务模式。首批我们选择5家优秀社区卫生站——桥北站、滨河西站、东方站、铁运部站、金融站入驻社区,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为辖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和“日间料理”服务。截至目前,下东社区卫生服务站900㎡康养服务中心已挂牌成立,英中街道县前巷社区卫生服务站500㎡康养服务站正在建设装修中,预计年内投入使用,太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照护院嵌入式模式成功复制到长北铁三局医院,该院占地3000㎡,建成后将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精准医养服务。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目前我区在医养结合工作中始终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前提,依托辖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4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力打造全链条的医疗和养老服务,完善了以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加大家庭病床及巡诊服务供给,开展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在潞州区人民医院、潞州区中心医院开设了老年病科,打破了学科和专业壁垒,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诊治服务。目前,全区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100%。在您提出的智慧医养方面,我们也在积极努力,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另外,为加强与您的沟通,我局高度重视,于2024年9月9日就提案办理方案与您沟通协商,并听取了您的意见建议,并对提案答复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区医养结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