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8-11 09:46
大
中
小
来源: 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尊敬的张惠丽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潞州区托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十分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现将我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发展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现状
(一)目前,潞州区0-3岁婴幼儿人数为21310人。截至6月底通过各街道卫计办对辖区所有幼儿园和托育机构进行摸底排查,采取表格调查与实地查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机构经营范围、可提供托位数、实际收托婴幼儿数等方面信息核实统计,共排查出18家托育机构或者幼儿园托班,可提供托位1295个,实际收托婴儿数488人,预计下半年人数会有所增加。
(二)已经成立且备案营业机构。我区现有6家托育中心已备案且开始营业,分别是长治市霍家圣康苑真爱幼幼婴幼儿照护有限公司、长治小象湾婴幼儿照护服务有限公司和长治小象湾世纪嘉园托育有限公司、长治市青苹果托育中心、康宝幼儿园、泽鑫苑幼儿园。有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家庭入户指导、前导课等。
(三)其他托育机构情况。通过对各街道对托育机构的初步排查,已成立未备案营业经营范围内有托育项目的机构有5家,幼儿园开设托班的7家,因缺少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明、食品经营许可证、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未能及时备案。进一步摸排还在进行中。
(四)各托育机构人员负责人多数是大专以上,老师都有幼教资格证,保育员短缺。
二、存在问题
(一)托育机构现有师资队伍具备照护3岁以上幼儿的经验,对小年龄段婴幼儿的照护知识和经验仍有欠缺,保育员短缺,师资队伍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专项培训和实操。
(二)广大家长对托育机构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偏见。一部分人思想停留在老旧托儿所的固定印象中。对托幼机构从业人员的信任度和理解力不高,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幼教行业中一贯以息事宁人为解决问题的办法,造成一些家长在发生非幼儿园责任的情况时,也要求幼儿园赔偿甚至闹事。0-3岁幼儿看护难度大,此类情况发生,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也使幼儿园倍感无力。
(三)调查中发现很多家庭存在儿童教养的问题,家长过度的保护孩子,现在的问题儿童也很多可是有的家长还意识不到,因为过度保护导致很多孩子丢失一些能力,也有是家庭环境的问题,有很多孩子语言发展迟缓,可是有的家长也不是很在意,现在的家长可能工作忙,都是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而老人都是原先的教养方式,再加上隔代亲溺爱孩子导致现在孩子问题很多,而妈妈们也没有意识去学习。也就是现在家长还是缺少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意识。
(四)人员流动大。区内现有的托育机构为民办营利性的机构,机构场地为租赁,投入大,托育服务人员工资待遇一直都不高。如此生存环境,难以留住优质的托育服务员。收费标准(含饮食)在2500元-4000元左右,对于多数家庭来讲收费高,但托育机构日常的运营的本身营运成本高,入不敷出,也影响了托育机构的发展。
(五)当前学前教育大发展,幼儿教师缺口大,学生更多选择幼儿园就职;幼儿园教师有国家统一的上岗资格证——幼儿教师资格证,而早教、托育行业入行没有统一证书;幼儿园工作比较稳定,压力相对早教、托育较小;四是幼儿园教师可以考事业编、有晋升机制,而早教、托育行业没有。
(六)现在托育招生难,而且是在现在疫情的特殊时期相对更难。
三、意见和建议
(一)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有待充实加强。一方面加快培育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等相关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开办相关婴幼儿照护专业,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和实际操作培训,培养专业对口人才,另一方面对已在岗位的托育人才定期培训,提高托育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把托育师,育婴师,托育教师,保育员等相关职业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规定落实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推动专业人才的发展。创建更多的平台和机会,通过提高现有幼教从业人员水平,加快培养婴幼儿照护相关的高素质、专业化保教人员。
(二)加强对婴幼儿抚养人科学育儿知识传播和宣传教育。
(三)托育机构要明确从业者的服务内容与职责,关注托育服人员成长要求,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推进标准化管理,理顺各项服务管理机制。
(四)因为人员流动大的原因,而紧缺托育人才,重视托育服务人员的生存环境,提高其托育人才的社会福利地位,加强对社区的宣传合作,把托育重要性的观念,植入到每一户家庭。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此件可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