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来源: 区卫体局
问:为什么要给儿童打预防针?
答:婴儿出生以后,随着一天天长大,原体内由母体传给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就逐渐减弱或消失,因此,必须适时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防病能力,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问:孩子在什么时候需要接种疫苗?
答:根据《预防接种规范》规定,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包括进行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甲肝疫苗、白破二联疫苗的基础免疫及以后的加强免疫。1.5岁和6岁麻疹疫苗加强免疫可以用麻腮二联或麻腮风三联疫苗替代,3、6岁流脑疫苗加强免疫可以用A+C群流脑疫苗。以上11种疫苗应在7岁之前完成,7-14岁开展查漏补种。
问:哪些孩子不能接种疫苗?
答: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尽相同,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轻重也有所不同。为减少或减轻接种反应,应在接种前掌握儿童体质情况,如发现儿童有过敏史,有癫痫等脑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症(疫苗接种后体内不能产生免疫力)等“禁忌症”,就不能接种。如儿童患有湿疹、疥疮等皮肤病,正在发高烧,患有其他疾病尚未痊愈,营养不良,体弱等,暂时也不能接种,恢复健康以后再接种。建议家长多了解一些疫苗相关的说明书,积极协助预防接种的医生进行接种。
问:预防接种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接种前,家长可给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换上宽松柔软的内衣,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2)接种完毕,应在接种场所观察15-30分钟,无反应再离开。孩子打过防疫针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
(3)口服脊灰疫苗后,半小时内不宜进食热食及哺乳。
(4)接种疫苗后,少数儿童接种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有些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轻度硬结,可采用热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适宜温度的干净毛巾,每天3-5次,每次15-20分钟。
(5)接种卡介苗后3-4星期,接种处会出现红肿,逐渐形成一个小脓疱,并自行溃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后溃破处结成痂皮后自行脱落,留有一小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 不必惊慌。
(6)极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出现高热,接种手臂红肿、发热、全身性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其他情况,应及时向防保科人员咨询,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