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对口合作 > 媒体报道

京长对口合作丨我市扎实推动京长对口合作走深走实

 时间: 2023-07-08 09:25       大    中    小      来源: 长治日报

我市扎实推动京长对口合作走深走实——

深化拓宽多领域合作

共同推动取得新成果

日前,由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带队的北京市科委、科研院所等15个部门单位的专家先后走进潞城区、潞州区、上党区、壶关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召开京长智力合作座谈会,与我市代表深入交流、对接,围绕转型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合作、文旅融合等重点领域合作提出意见,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目前,两地在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红色文旅、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达成合作20余项。

携手同心,推进产业转型。推进中古合资百泰生物项目落地;京能集团先后在长子县和武乡县落地230MW光伏发电项目;北京吉电智慧公司在平顺县落地100MW光伏发电项目……合作项目的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我市还与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合作,建设全国煤炭交易中心长治专区,推动产业共兴、科技共创。

借智借力,加快科技创新。在北京市有关部门大力协调推动下,我市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北京中关村签署《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协议》,引进人才团队、共建创新平台、加强成果转化。

文旅为媒,实现互利共建。为更好推进两地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北京市专家深入挖掘太行精神内涵,创作红色文化作品,编写党性教育课程,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我市纳入北京文旅合作促进平台,为我市导入旅游流量。与此同时,我市与北京文物局共同推动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共建红色教育基地;邀请北京市有关方面参加第十一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两地相关区县签订文旅合作协议,联合召开文旅推介会,助推我市文旅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搭建平台,助力乡村振兴。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农特产品做优是关键,北京市协调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北京市农学院等农业科研机构与我市对接合作,提升农产品种植品质;两地共同召开乡村振兴对口合作交流视频会,强化供需对接,我市在京举办“特优农产品进国家机关”活动,参加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展销等活动,推动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去、收益高。

传经送宝,提升公共服务。在教育对口协作中,我市分两期选派80名中小学副校长和优秀教师赴北京市同文中学、石景山中学等13所重点中小学校进行跟岗学习;今年暑假还将开通北京—长治高铁直达专列,开展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研学活动。在医疗结对协作方面,我市市级11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北京市重点医院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有效提高我市医疗保障能力。

围绕《北京市与长治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安排部署,细化对口合作重点领域、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工作时序和保障措施,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切实推动京长对口合作工作走深走实。


抢抓合作机遇  共谱发展新篇

盛夏时节,京城街巷古风新韵、魅力四射;漳泽湖畔绿意葱葱、万物竞发。北京与长治在多个领域达成合作20余项。这是贯彻落实《北京市与长治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的生动实践。我们要继续用足用好京长对口合作战略机遇,不断推进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务实有效合作,努力打造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对口合作样板市,为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开展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着眼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对革命老区的深切关怀。2022年5月,长治市被确定为与北京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自对口合作工作开展以来,京长两地高度重视,高位谋划、务实推进,制定《北京市与长治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2-2026年)》《北京市与长治市对口合作2023年工作要点》,两地合作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方向明确、任务清晰,关键在于抓落实。我们要紧紧抓住京长对口合作战略机遇,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对口合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发扬“四敢”精神,敢于真抓实干,增强主动对接热情,保持锲而不舍韧劲,运用市场经济思维,强化合作共赢理念,坚持项目带动、载体支撑,在园区合作、商业交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协作等方面搭建一批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平台。通过一系列的具体举措,形成京长两地同心干事、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良好态势,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力求取得新实效。我们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定期互访、督查督办、跟踪问效等工作制度,完善清单化、项目化、台账化落实等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考核评估,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位。要创优合作环境,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实施、预算投入、项目安排、先行先试等方面支持,全力为落地项目提供行政审批、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要素保障。要坚持民生导向,推动合作成果优先向群众最急需、最期盼的领域倾斜,让老区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对长治提出的三个“干在先做示范”重要要求,大力发扬“四敢”精神,认真落实对口合作各项任务,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