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3-29 16:56
大
中
小
来源: 潞州新闻
近年来,太东街道电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党建引领,紧扣群众需求,盘活各类资源,将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衔接,切实把文明实践站搭建成为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温暖群众的“连心桥”,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让社区更和谐、居民更幸福。
接到辖区老人孙凤英因不会下载认证软件“三晋通”的请求帮助电话“点单”后,电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即“派单”,安排志愿者第一时间来到老人家里,帮助老人下载好APP,并耐心细致地为她讲解了使用方法和流程。
“社区独居老人较多,子女多在外地,老人们又不会操作智能手机,遇有急事、难事求助很不方便。”电力社区网格员张晨卉说,我们针对这种情况,除日常“接单”外,志愿者还会特别加大对辖区老人的走访关注力度,主动“寻单”,遇有问题马上给予解决,让老年群体住户安心、放心。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电力社区按照“有阵地、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特色、有实践”的六有标准,建立起了涵盖全社区5个支部20个网格23个小区3138户9043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充分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道德讲堂、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现有场地资源,将思想教育、理论宣讲、文体活动、民生服务等一并纳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力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健身体育、科普服务、应急避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志愿服务平台,为辖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加码”。
“社区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大家创造了一个免费活动的地方,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特别好,大家可以互相照应,互帮互助。”居民杨粉莲开心地说。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末梢神经。结合居民需求,电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社区党委为核心,鼓励、陪伴并协同居民开展自主服务,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让群众“看得见、有认同、愿参与、真点赞”。长期以来,社区以“端午粽飘香·温暖社区情”“中秋长桌宴·浓浓邻里情”“敬老爱老情暖冬至”,入小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切实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
“下一步,电力社区将继续整合社区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融合宣传文化、教育科技、司法科普、健身体育等多种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科学技术、健康保健、传统技艺等实践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工作生活需要。”太东街道电力社区副主任李康表示。(曹冰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