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动态 > 潞州要闻

优质服务为民着想 实际行动温暖民心

——2023年我区以高质量物管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时间: 2023-12-27 16:41       大    中    小      来源: 潞州新闻

物业服务管理关系千家万户,是事关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管理的民生大事。今年以来,我区创新物业管理模式,以加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重要抓手,有效破解小区物业管理难题,把为居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畅一公里

走进紫金城小区,记者看到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正手持长柄刷,认真为居民清洗饮水机水桶,而前来清洗水桶的居民们也已经有序排起了长队,静静等待着来自物业的免费服务。

小区每月开展的主题惠民日活动挺好,像我们平时工作比较忙,就挺方便的。紫金城小区居民李玉玲说。清洗水桶、免费理发、磨菜刀剪刀、清洗入户脚垫等十多项免费服务都是红色惠民日的主要内容。惠民日设立以来,小区物业每月征求业主意见,了解居民需求,定期组织开展服务。同时,物业还在小区内设置了便民服务点、安装便民工具箱,提供快递代收、眼镜手表代清洗和非机动车日常维护保养等服务,提升了小区居民幸福指数。

我区有住宅小区1181个,注册物业企业600余家,其中有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小区745个,单位自管小区436个。长期以来,物业服务行业整体表现出市场化覆盖率低、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业主与物业矛盾易激发等问题,不仅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也为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难题。如何规范物业管理行业,做到服务提质增效,让小区住户住得舒心、放心、安心,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作为住宅小区物业专管机构,潞州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设立虚拟物业超市,引进党建引领作用突出、服务质量高、住户评价好的物业企业入驻虚拟物业超市,通过公平公开双向择优的原则,为有需求的小区搭建平台,实现自管小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据了解,虚拟物业超市设立以来,举办洽谈对接会20余场,有92个小区找到了新管家。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小区业委会成立,对具备条件的小区,由街镇牵头、社区承办、在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组建业委会100个,不具备条件的小区组建物管会915个,实现了全覆盖。

建立健全物业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潞州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出台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制度,实行每月动态管理,对年终位列红榜的物业服务企业授牌奖励表彰,对服务差的企业列入黑榜,给予曝光约谈,成为重点监管对象,通过增加检查频次,加大检查力度等方式,督促完成整改。

为加大物业企业监管力度及解决物业矛盾纠纷,潞州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与市城市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合署办公,联合查处,开展物业服务企业专项检查。同时,向居民公布投诉电话,建立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置专人及工作室,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推行网格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物管会)、派出所、志愿者团体为基础的五方会谈协商机制,解决小区物业共性问题。如今,居民遇到关于物业方面的问题,可通过12345平台、电话投诉、现场投诉等方式将信息反馈到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时响应并迅速介入解决。此外,潞州区16支物业稽查队,对辖区内的6大项24个小项工作进行定期抽查检查,进一步推动全区物业行业规范化管理。

深化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我区单独或联合成立了667个小区党支部,由社区两委成员、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物管会(业委会)成员,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物业企业中建立党组织65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34名,还成立了行业党委和行业协会,加强了党对物业行业的全面领导,使党建工作融入小区各项管理之中。

行走在区住宅小区,路面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安装有门禁道闸,居民进出安全放心,老人在健身器材上悠闲地锻炼着身体,一派和谐景象,与之前老旧小区设施陈旧、垃圾堆占、乱搭乱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市民张先生感慨地说:小区自从有了新管家,环境好了、矛盾少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了。

在潞州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的物业事务服务大厅里,工作人员热情礼貌地接待来办事的人员,开设的公共服务、物业咨询、投诉受理、法律咨询等窗口可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方便小区业主倾诉心声,大厅最新增设了心情驿站,为来访者递上一杯茶,专人接待,让人感受到了的温暖。

为提高物业企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物业企业内生动力,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开展千区组团万人训活动,并创建了区、街、社区三级物管机构、红黑榜制度、联合执法合署办公制度等,真正将纸上职责全部落实到实践工作中,解决了物业投诉难”“回复慢”“效果差的问题。今年以来,中心接收群众关于物业方面的投诉2406件,投诉办结率达98%,群众投诉回复满意率100%,处理各类物业问题1000余件,不断增强社区管理物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升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归属感和人民群众对于物业管理的参与度,优化提升了小区管理质量和环境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张振龙田彦君梁志滢)